“莫聽穿林打葉聲!”
蕭寧的聲音,在樓船之上淡淡傳響。
他的聲線低沉而富有磁性,宛如山間清泉,又似深夜裡的溫柔月光,穿透了喧囂與浮華,直擊人心。
宮雪聽到這聲音後,不由得朝著蕭寧望了過來。
她不解的打量著蕭寧,多少有些搞不清楚,蕭寧此時的意圖。
莫聽穿林打葉聲?
她細細的品了一下這句話。
這是,一首詩?
還是什麼?
宮雪疑惑的打量著蕭寧,有些不明所以,就聽蕭寧已然繼續道:
“何妨吟嘯且徐行。”
這第二句一出,宮雪才覺得稍稍回過了點味來。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這聽起來,應該是一首格律的開頭啊。
而且,這兩句的意思聽起來,跟自己剛剛所彈奏的曲子,想要表達的東西還挺像的。
所以說,昌南王這是打算,借著自己剛剛彈奏的曲子,吟詩一首?
想到這,宮雪的目光之內,不由得多出了幾分疑惑。
昌南王這個時候吟詩,多少有些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味道了。
昌南王這人的詩詞格律,眾所周知啊。
大堯人哪個不知道,昌南王在格律方麵,完全就是個混子。
他的那首蛤蟆詩,至今還在很多茶館傳唱,被當做飯後茶餘的笑談。
可以說,他在格律方麵的水準,也就那樣了啊。
眼前這兩句詩,雖然聽上去也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出眾之處。
可這跟那蛤蟆詩相比,水平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因此。
這麼看的話,這首詩雖然聽上去很是一般,應該依舊不是出自蕭寧之口才對。
嗯。
因為,對比那蛤蟆詩的質量的話,蕭寧怕是這等質量的詩詞都寫不出來。
管他呢,反正聽上去也不是什麼很是驚豔的詩詞,宮雪乾脆就沒有再多想。
不過,因為常年累月呆在教坊司,經常要麵對一些形形色色的客人。
宮雪還是不由自主的練就了一副,揣測他人心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習慣。
這會,麵對蕭寧,她同樣是下意識的揣測了一番。
昌南王在音律之上,的確令人捉摸不透。
不過,他畢竟不是聖人,難免會有俗人的心性。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一個人越是沒有什麼,缺少什麼,他就越喜歡炫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