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清冷的月華傾灑在府邸青磚灰瓦之上,中山王府靜謐而莊重。
府牆高聳,瓦脊上立著三隻鎏金獸首,張口吐霧,威風凜凜,仿若守夜的神隻。
屋簷下垂掛著數盞赤紅燈籠,隨風輕輕搖曳,投下斑駁光影。
內院幽深,廊道交錯,古木參天,風吹葉響,仿若低語,似有未明之語在空氣中徘徊。
王府深處,密閣之內,一盞青銅獸足燈幽幽亮著,淡淡的油香在空氣中彌散。
木案之上,一封已然乾涸血跡斑斑的密信靜靜地躺著,仿佛透著某種無形的壓迫。
中山王麵如刀削,雙眉緊蹙,一手執信,一手負背,目光如炬,死死地盯著那封信件,仿佛要從字裡行間逼出敵人的氣息。
馮忠立在一旁,年約五旬,身材魁梧,麵目忠厚,此刻卻滿臉肅然。
他眼角餘光掃向那密信上的血痕,不禁低聲道:“這封信,竟沾了這麼多血?看來,這來的很不容易啊!”
中山王沉聲未答,緩緩拆開封口,輕輕抖落,紙頁展開,血跡掩蓋的字句顯露在燈火之下。
他的目光倏然一凝,臉色登時變了,眼神深處掠過一絲驚駭與凝重。
“瓊州……蕭偕?”他低聲呢喃,語調中滿是疑惑與不可置信。
馮忠一聽,連忙湊前一步,眉頭緊皺,“王爺,什麼蕭偕?這信和瓊州有什麼關係?”
中山王依舊盯著信紙,緩緩開口:
“信中之人稱……朝中某些人,打算暗中接回蕭偕,帶回洛陵,繼承大位……瓊州方麵,需提前做好安排。”
“什麼?”馮忠脫口而出,驚聲道:“繼承大位?那蕭偕竟是……”
中山王點了點頭,目光沉沉,“正是……那是蕭寧之子。”
轟——!
如一道驚雷,馮忠腦中一震,滿臉愕然,“王爺所說……是真的?那蕭寧竟還有子嗣?從未聽說過啊!”
中山王神色複雜,望向窗外蒼茫夜色,低聲道:
“我也不曾聽聞,但若此信屬實,那便不得不防。蕭寧雖死,但若真留有後嗣,如今被人扶持,圖謀大統……後果不堪設想。”
馮忠心頭一震,旋即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王爺,那還等什麼?此子既已顯露,便不能留!瓊州雖遠,但派幾個死士,暗中潛入,一擊斃命,也非難事!”
“王爺!”他語氣一緊,“那蕭偕若真是蕭寧之子,一旦回到洛陵,你我這些王爺,豈不是再無立錐之地?!”
話落之後,馮忠滿臉堅定地看向中山王,隻等一句允諾。
然而,中山王卻沒有立刻答話。他低頭,手指緩緩摩挲著那血跡斑駁的信紙,眉頭緊皺,神情愈發深沉。
他仿佛在思索著什麼,一時間竟顯得猶豫不決。
沉默,壓抑,空氣仿佛凝固了。
馮忠眼見王爺遲疑不決,頓時急了:
“王爺!此事刻不容緩!若真有人暗中扶持蕭偕,那便說明朝中有人已動了繼續蕭寧一脈之心,而非你們三位王爺!”
“此風一開,後患無窮!可以說,咱們這一脈,將再也無緣皇位!”
中山王蕭業負手踱步,神情深邃如夜色。
他腳下每一步都像是踏在王朝的命脈之上,沉沉地擊打著這片即將風雨翻湧的江山。
“馮忠,我再問你,”中山王聲音如鐵,“如果你是衛清挽,現在這種局麵,你最擔心的是什麼?”
馮忠一愣,隨即沉思片刻,答道:“自然是擔心,有人知道了幼子蕭偕的消息。”
“不錯。”
中山王點了點頭,眼神如炬,語氣卻愈發低沉。
“那我再問你,若真有人打算接蕭偕回洛陵,在這等局勢下……瓊州方麵,有什麼必須要事先知曉、必須要準備的?”
馮忠愣住了,眼中浮現出一絲遲疑,剛想開口,卻見王爺擺手止住他。
“這信……隻字未提瓊州要準備何物,何人前往,何時接應,僅僅隻是‘通知’?”中山王冷笑了一聲,“馮忠,你我在朝中摸爬滾打幾十年,遇事還信這等巧合?”
馮忠的眉頭越皺越緊,嘴唇微動,卻發不出聲音。
中山王繼續緩聲說道:
“再有,退一萬步講,就算真的有這麼一封信需要送往瓊州,宮中送信的方式有太多:天牢密道、玄甲傳鴉、內宮密女、祭司引路……為何,偏偏這封信會落到我中山王府的巡夜影探手中?”
“這……實在太巧。”
馮忠喃喃低語,神情已是駭然。
中山王眸光寒如冰霜,幽幽說道:“此信未必是假的,也未必是真的。它的存在,恰恰證明了一點——有人不願讓我們坐視不理。”
馮忠終於反應過來,臉色大變,低聲道:“王爺的意思是……此信,是故意讓我們看到的?”
中山王輕輕點頭,負手回身,站回青銅燈前。
火光將他的麵龐照得忽明忽暗,宛若潛伏夜中的猛虎,靜候時機。
“管他是真是假。”他緩緩說道,“反正此時,咱們不宜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馮忠立刻躬身,“那王爺的意思是……”
“派人去瓊州查,查查是否真有這麼一個人,查查這信上說的,究竟幾分真幾分假!”
中山王斬釘截鐵。
“但切記,不能暴露中山王府的身份。也不能帶太多人,不能打草驚蛇。我要他們隻看,不動,一字一句、一人一事都要記下。若真有其人,才可下一步棋。”
“屬下明白。”馮忠抱拳。
五日後,夜。
窗外月色如洗,銀輝灑滿中山王府。
密閣之中,那盞獸足青燈仍然靜靜燃著,火苗低垂,卻不曾熄滅,宛如一隻蟄伏的眼睛,窺視著風雲將起的江山。
中山王蕭業立於案前,身披墨色朝服,神情深沉如山川疊嶂。
“王爺,探子回來了。”
馮忠快步走入,神情壓抑不住地激動,抱拳一躬身。
“他們在瓊州三天兩夜,晝夜不停,已確認信中所言非虛。”
“瓊州蕭府內,確有一名年約四歲的男童,被嚴密守護,身份諱莫如深……而其模樣,與當年的蕭寧,嗯,也有幾分相似!”
中山王緩緩抬眸,聲音低沉如鐘:
“當真如此?”
“千真萬確!”馮忠咬牙道,“而且,保護那孩子的人並非尋常護衛,而是……禁軍舊部!”
“禁軍?”中山王眉頭驟皺,臉色沉了幾分。
馮忠點頭如搗蒜。
“是的,是三年前被遣散的‘蒼梧營’,屬名上解編,實則潛伏不動,此次在瓊州暗現蹤跡。”
“屬下查得,護童者名為戚紹,昔年為蒼梧副統,武藝高強,忠於禁軍統領蒙尚元。此人曾在西域封狼居胥,赫赫戰功。”
“嗬……”中山王冷笑一聲,“蒼梧營尚在,禁軍舊部尚在,如今竟為一幼子守在瓊州——那封信,的確不是空穴來風了。”
“王爺,”馮忠斟酌半晌,終究還是拱手道:“既如此,是否該……動手?再等,隻怕朝中其他幾位,也要嗅到風了。”
“斬草除根,永絕後患。”他聲音極輕,卻殺意畢露。
中山王卻沒有立刻回應。他背負雙手,緩緩踱步至窗前,望向府外的高牆夜色,良久,吐出一句:
“越是如此……越不能動。”
“什麼?!”馮忠臉色劇變,“王爺,您說……不能動?可現在證據確鑿,他又年幼易除,正是最好的時機啊!”
“最好的時機?”
中山王霍然回身,目光如劍,聲音冰冷:“你以為,這一切查得太輕易,不是陷阱?”
馮忠一怔,滿臉錯愕。
“若這孩子真是蕭寧之子,那他藏得如此之深,守衛之嚴,為何你派去的幾個探子便能一一查清?蕭府結構、護衛路線、幼子模樣、侍從姓名……甚至連是誰守他都知道?”
中山王步步逼近,聲音愈發沉冷。
“你不覺得,這一切來得太快,太順,太……像是有人在‘喂’我們?”
馮忠呼吸一滯,背脊猛地一涼。
“屬下……確實未多想。”
“不是你蠢,是他們太聰明。”中山王緩緩踱回案前,目光掃向那封血跡斑斑的密信。
“先是一封滿是血的信,引你我注意,再讓你查得輕鬆順利,引你心生殺意……若我真派人去殺那孩子,若他死了,整個中山王府將立刻被扣上一頂‘弑君血脈’的帽子。”
“到那時,誰最得利?”
馮忠渾身發冷,一屁股坐在凳上,喃喃道:“是……其他幾位王爺……還有那些,已暗中扶持此子的朝臣……”
“不錯。”
中山王一字一頓:
“你我動一子,他們便能動全盤。我們殺他,他們便可順理成章地將其‘複活’,再順勢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我們……便成了‘逆臣’,從此失了名義,失了人心,失了資格。”
“堂堂中山王,一旦動了這局外之子,便是自棄皇圖。”
馮忠呆若木雞,良久,猛地跪地叩首:“王爺英明!屬下魯莽了,是屬下險些壞了大事!”
“無妨。”中山王聲音平緩,“你我都不是聖人,碰上生死局,總得賭一把。但我們是謀士,不是屠夫。越是這時候,越要穩。”
他目光灼灼,仿佛能穿透千裡風煙,落到瓊州那座宅邸之上。
“傳我令,中山王府所有密探、暗子、影衛,不得擅自靠近瓊州蕭府半步。”
“將這顆棋,留給他們自己落。”
“若那孩子是假的,揭穿他的是彆人;若是真的,搶他的,也是彆人。”
“我們,隻需要安靜看戲。”
馮忠深吸一口氣,低聲道:“王爺此舉,雖為守勢,卻藏鋒不露……必能先人一步。”
“哈。”中山王輕笑一聲,卻未回應。
他緩緩坐下,將信紙再次攤在案上,指尖摩挲血痕,喃喃低語:
“蕭偕……你究竟,是何人?”
“又究竟是誰,把這消息送到了我這裡呢。晉王,會是你麼?”
密室內,火光搖曳,一如風中局勢,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