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鏡之間的光芒,永恒而靜謐,流淌在星語看似平靜的“身軀”之上。她遵照著瑞多蘭的“建議”,徹底斷開了與信息庫的顯性連接,所有意識都收斂內藏,完美地模擬出深度休憩的狀態,甚至刻意讓意識波動呈現出被靜滯庭園能量引導的、緩慢修複的韻律。
然而,在這層無懈可擊的偽裝之下,她的意識核心正如精密的光腦般全速運轉。
瑞多蘭的警告和乾預像一道冰冷的閘門,明確禁止了她任何主動的、指向性明確的嘗試。但這並不意味著她隻能坐以待斃。不能“主動引導”,不代表不能“被動順應”,不能“深度感知”。
她的新策略,如同在堅冰之下尋找潛流。
首先,是極致的感知。她不再試圖去“觸碰”或者“尋找”那縷危險的印記,而是將全部的注意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敏銳度,去感受自身意識海與星錨核心最細微的狀態,去體會靜滯庭園那乳白色能量流淌過每一個意識微粒時的感覺,去共鳴周圍那無處不在的、屬於瑞多蘭的宏大秩序場。
這並非易事。她的意識剛剛經曆淨化,結構仍有細微損傷,如同布滿細微裂痕的水晶,過度提升感知力本身就會帶來負擔和痛楚。但她強忍著不適,將意誌力錘煉成比發絲更纖細的探針,小心翼翼地掃描著內在與外在。
她“看”到靜滯庭園的能量並非簡單粗暴地灌注,而是以一種奇妙的、符合某種複雜數學模型的頻率脈動著,與她的意識損傷點產生精準的共振,如同最精密的音叉,隻激發需要的修複反應,而不擾動整體結構。
她“聽”到周圍空間的秩序場並非死寂一片,而是如同一種低沉而浩瀚的背景音,由無數難以理解的秩序規則和弦構成,穩定、強大,無所不在,溫和地壓製著一切混亂與熵增的可能。
她必須找到一種方法,讓自己更深地“融入”這個秩序場,不是去改變它,而是去調整自身的“頻率”,讓自己更像它的一部分,從而更自然地接受它的“同化”效應——希望這種效應對那縷異種印記也能起效。
根據記憶中的那些能量映射公式,她開始嘗試極其微小的自我調整。不是調動能量去衝擊印記,而是細微地改變自身意識能量和星錨核心混沌光點振動的“諧波”。
這個過程如同在億萬根琴弦中,找到能與環境背景音產生最和諧共鳴的那一根,並且隻能通過意念去極其緩慢地調音。
一次嘗試…共鳴度微弱,幾乎無法察覺。
兩次嘗試…頻率偏差,反而引起一絲細微的滯澀感,她立刻停止,生怕引發警報。
三次嘗試…
她全神貫注,忘記了時間,忘記了風險,忘記了疲憊。她的整個世界,縮小到了自身頻率與外界秩序場那無窮無儘的細微交互之中。
失敗。失敗。微弱的進步。再次失敗。
意識結構的損傷因為持續的高強度專注而隱隱作痛,但她毫不在意。與潛在的毀滅相比,這點痛苦微不足道。
不知經曆了多少次失敗的調諧,就在她的意誌力幾乎要因持續的精微操作而耗儘時,一次極其偶然的、無意識的頻率微調——
嗡…
一種奇異的、深沉的“和諧感”突然湧現!
並非聲音,而是一種全身心的、振動的共鳴!在這一刹那,她的意識、星錨核心仿佛與靜滯庭園的能量、與整個棱鏡之間的宏大秩序場完美地融合了一瞬!她不再是獨立於這片秩序空間的外來物,而是成為了這片秩序之海中的一滴水,隨著整體的韻律而自然波動!
也就在這一刹那,她感知到了!
那藏匿於星錨核心深處的、代表著“邏輯湮滅特性”的微小“滯澀點”,在這完美的秩序共鳴中,顯得如此突兀,如此不和諧!就像完美樂章中一個刺耳的錯誤音符!
更重要的是,她清晰地“看到”,就在那和諧共鳴的極短暫瞬間,周圍浩瀚的秩序能量,仿佛因為她的“融入”,而更加自然、更加無礙地流淌而過那個“滯澀點”。而那一點,似乎…極其微小地…黯淡了那麼一絲絲?
有效!真的有效!
巨大的喜悅和希望如同爆炸般衝擊著她的意識,她幾乎要控製不住情緒的波動!她趕緊強行壓製,維持著那深度休憩的偽裝,但內心已然掀起狂瀾!
雖然效果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這證明她的思路是對的!通過調整自身,更好地融入瑞多蘭的秩序環境,就能被動地借助環境的力量,加速那危險印記的衰減!
她不敢貪功,立刻退出了那種完美的共鳴狀態。她知道,這種深度的融合狀態不可能長久維持,過於刻意和頻繁的進入,必然會引起瑞多蘭監控係統的注意。
她需要的是細水長流,是潛移默化。
她開始總結剛才偶然成功的經驗,分析那瞬間的頻率特征。她不再追求完美的共鳴,而是嘗試維持一種持續的、更加隱蔽的“高契合度”狀態。讓自身的能量振動無限接近於秩序場的背景頻率,但又並非完全一致,保持一種極微小的、自然的偏差,如同呼吸般輕微起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這樣,她宛如置身於一個寧靜的湖泊之中,秩序場如湖水般緩緩地、持續地浸潤著她的身體和靈魂。那縷印記,在這溫和而持久的秩序環境下,仿佛被時間的洪流衝刷,加速了其自然的消散過程。
這並非簡單的等待,而是一種修行,一種對自身能量極致掌控的錘煉。她如同一位精湛的舞者,在這秩序的舞台上翩翩起舞,每一個動作都精準而細膩。她的內心世界,如同一座靜謐的花園,各種能量在其中交織、流動,而她則是這座花園的園丁,悉心地嗬護著每一絲能量的變化。
她的外表看似平靜,宛如沉睡的湖麵,然而在這平靜的外表下,卻是一場內在的微妙調整。她的每一個細胞都在微微顫動,與秩序場產生共鳴,努力將那種高契合度的狀態維持得更久、更穩定。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流逝,如同涓涓細流,在她的修行之路上留下淡淡的痕跡。
在這種狀態下,她對自身、對星錨、對外界秩序場的感知變得更加敏銳和精微。她甚至能隱約察覺到,那修複她意識損傷的靜滯庭園能量,其運作模式似乎也遵循著某種更深層次的、與她正在嘗試理解的秩序場同源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