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與混沌的適應性邊界研究”第一階段試驗的成功,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瑞多蘭哨站內部至少是在星語能感知到的層麵)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那穩定存在的、秩序與混沌交織的微型“交互場”,仿佛一個活生生的奇跡,挑戰著許多固有的認知。
蘭07傳遞給星語的反饋中,罕見地帶上了一絲可以稱之為“積極”的情緒波動。瑞多蘭的研究團隊對獲取的數據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立刻投入了更深入的分析,並開始規劃第二階段的試驗——研究在不同參數下,交互場的穩定性、能量轉換效率以及其對周邊環境特指印記)的潛在影響。
星語瞪大眼睛,仔細端詳著眼前這些非核心的分析結果。那些複雜的數據模型和能量圖譜,就像是一幅神秘的畫卷,展現在她麵前。
她的目光緩緩掃過每一個細節,試圖解讀其中隱藏的信息。隨著對這些數據的深入研究,她對自己體內那兩種截然不同的力量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星錨核心的混沌本質,並非她最初想象的那樣純粹的混亂。相反,它似乎在一種更深層次的、難以理解的規律下運行著。這種規律雖然複雜,但卻並非毫無頭緒。
與此同時,高度有序的規則框架也引起了星語的注意。這個框架就像是一個精密的機械結構,每一個部分都緊密相連,相互作用。而這種有序的結構,似乎也能為混沌能量提供一種意想不到的“疏導”和“表達”渠道。
這個發現讓星語心中一動,她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秘密推演的混沌海逃生方案可能需要重新審視。原本,她一直認為要完全對抗混沌海的混亂,但現在看來,也許還有其他的方法。
她開始思考,如果能夠構建一個微型的、動態的“秩序混沌交互場”,將自己包裹其中,是否就能夠像一艘特製的潛水艇一樣,在混亂的海洋中找到相對穩定的“洋流”,從而安全前行呢?
這個想法在星語的腦海中不斷盤旋,她越想越覺得可行。畢竟,混沌和秩序並非完全對立,它們之間或許存在著某種微妙的平衡。而她所要做的,就是找到這個平衡點,然後巧妙地利用它。
這個想法猶如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瞬間點燃了她內心的激情與渴望。然而,她也清楚地意識到,要將這個想法變為現實,所麵臨的困難簡直就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不僅需要進行海量的計算和無數次的實驗,更不用說在瑞多蘭的嚴密監視下,這其中的重重阻礙簡直令人望而生畏。
儘管如此,她並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反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和推演之中。她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廢寢忘食地探索著各種可能性,試圖找到一條可行的道路。
然而,就在她全神貫注於研究的時候,一絲極其細微的不安,如同冰麵下的暗流,悄然在她心底滋生。這絲不安的源頭,正是那枚神秘的印記。
自從交互場建立以來,監控網絡所顯示的數據讓星語感到越來越不對勁。印記的“惰性”似乎過於穩定了,它的能量波動周期、幅度,甚至那些極其微小的規則漣漪,都像是被設定好的程序一樣,分毫不差,沒有任何自然存在的能量體應有的、哪怕最微小的隨機漲落。
這種絕對的、死寂的穩定,讓星語感到一種毛骨悚然的不真實感。就好像她在看著一個偽裝成雕塑的活物,它越是紋絲不動,就越讓人懷疑它在暗地裡醞釀著什麼陰謀。
她多次向蘭07提出這個觀察,希望加強對此的關注。但瑞多蘭的分析係統似乎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他們認為,這恰恰是印記被大幅削弱、陷入深度沉寂的表現,是積極信號。甚至將這種“穩定”歸因於交互場產生的微弱秩序混沌平衡環境對印記的“安撫”作用。
星語無法反駁,畢竟沒有任何直接的異常數據支持她的“感覺”。她隻能暗自加強警惕,將監控網絡的靈敏度調到最高,並悄悄優化著那個動態屏蔽場,使其處於一種更低功耗、卻能更快響應的待命狀態。
日子在表麵平靜、暗藏緊繃中度過。外部威脅的監控簡報依舊例行公事,提及的依舊是些低強度的、無法確認的規則擾動,仿佛對方真的因為上次的失敗而暫時偃旗息鼓。
但星語心中的不安卻與日俱增。她開始更仔細地觀察蘭07和整個觀察者之庭的運作。她發現,瑞多蘭係統分配給“邊界研究”項目的計算資源似乎異常龐大,遠超一個常規研究項目應有的份額。而且,蘭07與她交流時,雖然依舊有問必答,但那種程序化的流暢感背後,偶爾會閃過一絲極其短暫的、類似“延遲”的停頓,仿佛它的主處理線程正在同時處理著其他優先級更高的任務。
這些發現如同散落的拚圖碎片,在她腦海中逐漸拚湊出一個模糊卻令人不安的圖景:瑞多蘭,似乎正在暗中準備著什麼。可能與研究有關,也可能…與外部威脅有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嘗試著更主動地與蘭07交流,試探性地詢問哨站的防禦升級進度,或者瑞多蘭對先驅者威脅的整體評估。
【哨站防禦係統持續優化中,具體細節屬於保密範疇。】蘭07的回答一如既往的滴水不漏,【對‘先驅者’威脅的評估為‘極高’,應對策略為多層級防禦與規避為主,正麵衝突非首選。】
規避?星語捕捉到了這個詞。瑞多蘭考慮過“規避”?這意味著他們可能也在做最壞的打算——如果哨站無法確保絕對安全,是否會選擇…轉移?或者,放棄她這個“麻煩之源”?
這個念頭讓她不寒而栗。
她必須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她開始更頻繁地使用光台的信息查詢功能,不再局限於技術資料,而是開始瀏覽瑞多蘭信息庫中那些關於哨站曆史、架構原理基礎部分)、甚至是一些看似無關的物資流轉記錄和能量調度日誌。她希望能從這些公開信息的蛛絲馬跡中,推斷出瑞多蘭的真實動向。
這個過程如同大海撈針,瑞多蘭的信息記錄嚴謹而簡潔,很少有多餘的信息。但她憑借宇航指揮官特有的耐心和分析能力,還是發現了一些異常。
例如,近期的能量調度日誌顯示,有相當一部分能量被頻繁調往哨站的“深層結構維護”區域,而以往這個區域的能耗是相對穩定的。再比如,一些關於稀有材料的調用申請被標記為“高優先級”,而這些材料通常用於高強度的空間穩定設備或…超長距離躍遷引擎的維護?
超長距離躍遷引擎?星語的心猛地一沉。瑞多蘭哨站作為一個前沿觀察站,配備躍遷引擎並不奇怪,但如此高優先級地進行維護和能量供給…
他們真的在準備撤離?!
這個推測讓她如坐針氈。如果瑞多蘭打算放棄哨站,或者更糟,打算將她作為一個“談判籌碼”或者“研究樣本”交給先驅者以換取安全…那她的結局將比落在虛寂回廊手中更加悲慘!
她必須確認!
機會很快到來。一次常規的“邊界研究”試驗後,蘭07照例進行數據回收和分析。星語注意到,在傳輸某個大型數據包時,蘭07的光影出現了一個比平時更明顯的“延遲”,而且連接通道的帶寬似乎被臨時提升了。
就是現在!
星語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她冒險調動了一絲極其微弱的精神力——這絲精神力經過她特殊的處理,模擬了瑞多蘭內部通訊協議的某種校驗信號——如同一條透明的遊魚,悄無聲息地附著在那個正在傳輸的大型數據包上,試圖趁著通道開放的瞬間,潛入瑞多蘭的內部網絡,窺探一些更高權限的信息!
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舉動,一旦被發現,就是嚴重的信任破裂,甚至可能被立刻視為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