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在古老平台冰冷的岩石上,一種難以言喻的踏實感混合著揮之不去的警惕,縈繞在星語心頭。平台內部比從外麵看起來更加廣闊,也更加破敗。那些高聳的晶體簇大多已經斷裂,能量溝壑中的液體早已乾涸凝固,隻留下蜿蜒的痕跡,而那些類似建築的廢墟更是被厚厚的、閃爍著微光的宇宙塵埃覆蓋,顯得死氣沉沉。
唯有從中央那破損的方尖碑結構中傳出的、穩定而規律的脈衝信號,證明著這裡並非完全的死寂。
星語沒有立刻深入探索。她首先在平台邊緣找到了一處相對隱蔽、由幾塊巨大晶體殘骸構成的夾角,作為臨時的落腳點。她將星錨領域收縮到僅能覆蓋自身的最小範圍,最大限度地減少能量消耗,同時開始全力吸收周圍環境中相對溫和的混沌能量,進行深度恢複。
這裡的能量環境比外麵的狂暴亂流要平和許多,雖然依舊混亂,但似乎被這座古老的平台某種特性所“過濾”和“馴化”,更易於吸收和轉化。星語如同久旱逢甘霖的沙漠,貪婪地汲取著能量,感受著乾涸的意識海和星錨核心正在以一種緩慢但穩定的速度重新充盈起來。
在恢複的同時,她並未放鬆警惕。感知力如同無形的蛛網,以她為中心向外蔓延,仔細探查著平台的每一個角落。她沒有再感知到任何明顯的生命跡象或敵意能量波動,隻有那永恒的、如同心跳般的脈衝信號,以及平台本身散發出的、蒼涼而古老的氣息。
幾天或許更久)的深度恢複後,星語的狀態終於有了明顯的好轉。能量儲備恢複到了百分之四十左右,雖然遠未達到巔峰,但已脫離了危險線。精神力的滯澀感也大大減輕,意識深處的刺痛基本消失。星錨領域的光芒重新變得穩定,雖然依舊黯淡,但已不再是之前那種隨時可能熄滅的狀態。
是時候探索這片平台了。
她站起身,離開了臨時落腳點,向著脈衝信號的源頭——那座中央的破損方尖碑走去。
平台的地麵布滿了裂痕和凹坑,行走起來並不輕鬆。她沿途仔細觀察著那些晶體簇和建築廢墟。晶體簇的斷裂麵呈現出一種奇異的幾何美感,內部似乎還殘留著某種能量回路的痕跡,但大多都已失效。建築廢墟的風格與她見過的任何文明都不同,線條流暢而抽象,仿佛將數學公式直接具現化為了建築結構,充滿了理性之美,卻又帶著一種非人的冰冷感。
她在一處保存相對完好的廢墟前停下腳步。這似乎曾是一個觀測站或者控製室,牆壁上還殘留著一些模糊的、類似星圖的蝕刻,但使用的符號和坐標係與星靈文明的截然不同,更加簡潔,也更加…抽象,仿佛描繪的不是具體的星辰,而是某種規則或能量的流動模型。
隨著不斷深入,她發現這座平台並非完全天然形成。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她發現了明顯的人工造物——一些嵌入岩石中的、早已熄滅的能量節點;一些斷裂的、材質不明的金屬管道;甚至在一個半坍塌的穹頂下,她發現了一些排列整齊的、如同操作台般的晶體結構,隻是上麵覆蓋著厚厚的塵埃,沒有任何能量反應。
這裡…更像是一個被遺棄的、建立在混沌海中的…前哨站或者研究基地?
這個猜想讓星語的心跳微微加速。什麼樣的文明,有能力在混沌海中建立這樣的設施?它們的目的又是什麼?為何又被遺棄?
疑問越來越多。
她終於來到了平台的中心,站在了那座巨大的、破損的方尖碑腳下。
方尖碑高達數百米,通體由一種暗沉的、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線的金屬構成,表麵布滿了難以理解的蝕刻紋路,與她在殘骸建築上看到的風格一致。碑體從中上部斷裂,上半部分不知所蹤,隻留下參差不齊的斷口。而那穩定的脈衝信號,正從斷口內部源源不斷地散發出來。
星語繞著方尖碑基座走了一圈,發現了一個被碎石半掩埋的、類似入口的通道。通道內部幽深黑暗,散發著更加濃鬱的、陳舊的能量氣息。
沒有猶豫,她凝聚起一個微弱的光球用於照明,小心翼翼地踏入了通道之中。
通道內部比想象中更加複雜,如同迷宮般四通八達,連接著許多大大小小的艙室。大多數艙室都空空如也,或者堆滿了無法辨認的廢棄物。空氣如果存在的話)中彌漫著一種金屬氧化和塵埃混合的陳舊氣味。
她沿著主通道繼續向下,感知力提升到極致,不放過任何一絲異常。
終於,在穿過一道已經失效的能量閘門後,她來到了一個相對寬敞的圓形艙室。這個艙室保存得比其他地方要完好得多,牆壁是由某種光滑如鏡的黑色材料構成,上麵流動著極其微弱、幾乎難以察覺的能量光絲。艙室的中央,有一個半嵌入地麵的、類似控製台的複雜晶體結構,雖然大部分功能似乎已經停止,但仍有幾處節點在閃爍著微弱的、與脈衝信號同頻的光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最吸引星語目光的,是控製台後方,靠著牆壁放置的…三個並排的、圓柱形的透明容器。
那是…維生艙?!
星語的心猛地一跳!她快步走上前去。
三個維生艙樣式古樸,與她之前在“遠航者”上看到的艾琉西斯的維生艙有幾分相似,但結構更加簡潔,材質也不同,呈現出一種半透明的乳白色。艙內充滿了淡藍色的、粘稠的液體。
左邊和右邊的維生艙是空的,內部的液體毫無波瀾,控製麵板一片漆黑,顯然早已停止工作。
而中間的那個維生艙…
星語的呼吸驟然停滯!
中間的那個維生艙內,淡藍色的液體中,懸浮著一個…身影!
那是一個類人形的生物,體型比艾琉西斯稍顯魁梧,皮膚呈現出一種健康的古銅色,上麵覆蓋著類似角質層的、閃爍著金屬光澤的暗色紋路。它的麵部輪廓剛毅,雙目緊閉,嘴唇緊抿,仿佛在沉睡中依舊保持著警惕。它身穿著一套緊身的、似乎是某種生物材質與金屬纖維編織而成的製服,雖然曆經歲月,卻依舊完好。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額頭正中,並沒有像艾琉西斯那樣的晶體,而是在眉心處,有一個極其細微的、仿佛天然生成的、如同第三隻眼般的銀色菱形印記。
生命波動!
一股極其微弱、但確實存在的、沉穩而悠長的生命波動,正從這個沉睡的生物身上散發出來!
它還活著!和艾琉西斯一樣,是一個沉睡在這遠古設施中的…幸存者!
星語的心中瞬間被巨大的震驚和一絲難以抑製的喜悅所充斥!又一個遠古文明的幸存者!它可能掌握著更多關於這片混沌海、關於這個平台、甚至關於秩序之影的秘密!
她立刻看向維生艙的控製麵板。麵板上的大部分指示燈都已熄滅,隻有幾個代表基礎維生維持的符號還在散發著極其黯淡的綠光,顯示著維生係統正在以最低功耗勉強運行。能量讀數低得可憐,仿佛隨時可能徹底停止。
這個幸存者,正處於一種極其危險的、瀕臨徹底休眠的邊緣!
必須喚醒它!或者至少,穩定它的維生係統!
星語立刻將注意力集中在控製台上。她嘗試著將意識連接上去,但控製台的防禦機製似乎還在微弱地運轉,拒絕她的接入。她又嘗試著調動星錨的能量,模擬出與平台、與脈衝信號相近的頻率,試圖“欺騙”係統。
幾次嘗試都失敗了。這個文明的技術體係似乎與星靈文明和瑞多蘭都截然不同,更加內斂和排外。
怎麼辦?難道要眼睜睜看著這個可能的希望就此湮滅?
就在她一籌莫展之際,她額頭的“守望者頭冠”,突然再次傳來了異動!
這一次,並非灼熱或警示,而是一種…共鳴?頭冠中央的主晶體,以及旁邊那顆屬於艾琉西斯的、依舊黯淡的副晶體,都開始散發出一種柔和的、與維生艙中那沉睡生物眉心銀色印記頻率相近的微光!
同時,一股極其微弱、仿佛跨越了無儘時空的、帶著艾琉西斯印記的意念碎片,斷斷續續地傳入星語腦海:
【…同源…氣息…‘播種者’…印記…嘗試…連接…共享…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