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晨今天打烊的時間要更早一些。
這段時間都是在外麵吃的,正好他心血來潮,想著在家裡簡單做幾個家常菜。
還可以嘗嘗先前抽獎時得到的珍珠翡翠白玉湯究竟是什麼樣的味道。
相傳這道菜和明太祖朱元璋有關。
據說那個時候朱元璋還在皇覺寺當和尚。
有一次他外出化緣的時候,好幾天都沒有吃的,又餓又暈,昏倒在大街上,
是一位好心的老婆婆救了他。
那老婆婆家境很困難,不過仍然用家裡僅剩下的一塊豆腐和一點青菜煮了頓湯給老朱吃。
老朱當時吃的那叫一個香,他問老婆婆這道菜叫什麼名字。
老婆婆就開玩笑說是珍珠翡翠白玉湯。
可惜老朱當皇帝之後,吃遍天下天珍海味再也嘗不到當初的那個味道。
有一天他生病了,什麼都吃不下,於是便想到了當初吃過的珍珠翡翠白玉湯這道菜。
但是禦廚卻怎麼都做不出來。
甚至傻乎乎的真的用珍珠加翡翠還有白玉去熬製成湯。
老朱嘗了之後,味道跟他記憶中的相差十萬八千裡。
最後還是找了一個老家的廚子,才半差不差的將味道複刻了出來。
其實製作的方法並不複雜,可以說非常簡單。
哪怕是初出茅廬的學徒廚師,也能輕而易舉的做出來。
它的難點在於如何掌控好味道。
說白了就是火候以及調料的比例。
蘇晨將那些食材從冰箱中取了出來。
珍珠翡翠白玉湯,所謂珍珠,其實指的就是米飯粒,或者是捏的小麵團疙瘩。
而翡翠,則是白菜幫或者菠菜的葉子,形成白綠之色。
至於玉,也很好理解,是蘇晨經常打交道的豆腐。
這道菜品從衍生起至今日,有很多個版本。
珍珠,翡翠以及白玉,也有很多種替代品。
但是最經典,最樸實無華的,還得是這三樣。
大道至簡,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以前沒有那麼多調味料,現在飲食文化無比發達,這道菜品肯定是更加好喝。
多說無益,蘇晨開始製作。
首先將白菜幫子和菠菜葉子洗乾淨,切成大小合適的形狀,然後豆腐切成塊,放在旁邊備用。
由於家裡沒有剩飯了,蘇晨乾脆用麵粉來製作“珍珠”。
加點水,然後和麵,等麵團發酵一會之後,切一下,搓成一個個小圓球。
和麵的步驟和做小籠包是差不多的,因此蘇晨也算是得心應手。
一會功夫他就搓了不少圓滾滾的小麵團。
“爸爸,你是要做珍珠奶茶嗎?”
蘇小雪看到這些小麵團,好奇的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