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攻克水晶城堡之後,夏國就迫不及待的派出了對地下世界的先遣隊。
這是一支規模龐大,武力充沛的隊伍。
隊伍的總指揮官,是夏國機甲部隊指揮長蔣忠國,副指揮長賀江峻,隨行出動了共三十架機甲,雙倍的六十名機甲駕駛員。
機甲都是經過緊急改造的,將所有的電驅、電傳、電控等涉電部分的金屬導體進行了置換,實在無法替換或者替換效果太差的,也進行了機械操控的備份。
再然後,是一個連隊的戰鬥部隊,來自通遼本地的各族戰士,其中包括了人族、獸人族、矮人族。
雖然神國的戰士和精靈的戰士一直以來在通遼的戰鬥序列中表現優秀,但夏國最終還是選擇把這些非本國戰士排除在外。
如果要相信這些彆國戰士的品格,那麼就得懷疑人家對自己祖國的愛國心,如果是沒有愛國心的,又憑什麼能相信他們的戰鬥意誌。
乾脆不用。
接下來,是兩個連隊的夏國戰鬥兼後勤輜重部隊,他們駕駛著一百一十多輛全地形車,帶滿了武器彈藥,食水補給,以及給矮人一族精心準備的禮物。
水晶城堡的地下部分,一直開拓到了山體向下八米左右的深度,通過這裡的一個中廳平台,又有一段開鑿好的,通向山體內部的台階,足足延伸了一千七百多級。
台階走到底,又是一個平台,一個巨大的洞口如同巨獸的大口,黑森森的立在平台的儘頭。
根據專為星光世界定製的海拔高度儀測算,這裡,已經快要接近外麵南嶺山脈的山腳位置了。
也就是說,進入這個洞口,應該就算正式從“山中”進入了“地下。”
夏國在這裡設置了第一個前進基地,安排好了接應人員,先遣隊以獸族戰士打頭,紮進了深邃的洞穴之中。
這裡向下,還殘留著幾分人工開鑿的痕跡,進入了一條寬敞而齊整的,通道一般的地下洞穴。
洞穴內的空氣濕潤而寒冷,隊伍的腳步聲在空曠的空間中回蕩,在遠處撞擊著洞壁,發出沉沉的回響,總讓人感覺似乎有另一支隊伍在跟隨著先遣隊前進。
然而一路上,除了頭頂的岩石閃爍著微弱的磷光,其他什麼也沒有。
沒多久,前方傳來了停止前進的信號。
“發生了什麼情況?”
偵察兵迅速回報:“前方即將進入一個地下溶洞群,探路的機器狗進洞就斷電了。”
“又是特麼的金屬導體變阻,三小隊下去看看。”
三小隊攜帶的,是一套全新的設備,所有的電子線路,完全以石墨烯替代金屬導線,當然,這種替代無法覆蓋到芯片層麵,因此整體使用效果上還是有很大差距。
稍等了幾分鐘,三小隊傳回信息,石墨烯電路正常。
夏軍先遣隊在洞口位置放下了第二個前進基地。
隨著隊伍完全進入了溶洞,這裡的景象令人歎為觀止,巨大的鐘乳石從洞頂垂下,天幕般覆蓋在先遣隊的頭頂。鐘乳石與石筍交相輝映,仿佛展開了一個石頭演繹的神秘世界。
一片片形態各異的石林,如天然雕塑一般,引的從未見過的通遼本地戰士們嘖嘖稱奇。
蔣忠國行進在隊伍中央,手持一台便攜式石墨導體中控,不時低頭查看數據。
越往下走,溶洞的姿態就越發千奇百怪,一些小型的地底生物也偶爾被隊伍驚動,急匆匆的四處逃散,當隊伍走了約二十五分鐘之後,開始出現了岔路。
隊伍紮下第三個前進基地,大隊暫停行動,派出小隊沿著岔路搜索,直到其中的一支小隊確定走入了死胡同,先遣隊再次出發。
就這麼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每到一處岔路放下一個前進基地,一直到海拔高度儀顯示,已經進入地平線以下約三千多米之後,隊伍才看到了一處明顯有人工痕跡的溶洞大廳。
從這裡開始,明顯下行的角度開始變得陡峭起來,如果說前麵的溶洞是以平均三十到四十度之間的傾角向地底延伸的話,越過這個大廳,肉眼可見的第二層溶洞,就已經是七十度,甚至局部九十度的下行深井了。
指揮長蔣忠國看了看手表,問道:“這是第多少個前進基地了?”
“這裡再下一個,就是第九個了。”
“跟後方的通訊還能保持嗎?”
“每三分鐘確認一次,信號通暢!”
“今天大隊不動了,就在這裡紮營,偵查小隊繼續往下走,隨時彙報。”
地底的空氣顯得陰冷而粘稠,夏軍用幾個交叉的探照燈把整個平台照的通透明亮,還穿插了化學照明燈,並備好了氫燃料火炬,周邊放下了紅外報警係統、夜視監控設備、震動檢測設備、氧氣含量檢測設備,打開了生物雷達。
在這有些詭異的氛圍中,度過了地底探索的第一夜。
第二天,偵查小隊彙報,在連續,多次的深井速降之後,他們又進入了第二層的地下溶洞群,岔路更多,情況更複雜,人手不支持繼續分散搜索,隻能停在原地等待增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