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皇奶奶,你看姑姑,她打我”,小家夥捂著腦門跟馬皇後告狀。
“皇奶奶一會兒收拾她,不過來到馬良這裡都認真的學,誰要是學不好,彆怪我生氣”,馬皇後揉了揉小家夥的腦門認真的對幾個孩子說。
看著眼前的幾個孩子,馬良想了想:“不過今天就算了,我先和老師說一下,讓她準備一下,你們明天早上再來上課吧”。
“行,那她們就明天早上再來上課,”馬皇後點點頭。
“馬良,你說能不能把雄英他們在這裡學的知識,到大明也傳授一下,不能讓大明的孩子他們光學知乎者也,也讓他們睜眼看看世界”。
讓寧國領著幾個孩子去一邊玩了之後,馬皇後坐在沙發上和馬良聊了起來。
“當然沒問題,其實這些現代的知識挑選一些合適的傳到大明是非常有必要的,大明現在有我的幫助,一定會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如果文化知識跟不上也是白搭”。
“我本來還打算等雄英他們學一段時間之後,讓陛下發布一道詔書,準備在大明招一批學生呢,沒想到姑姑你也想到了”。
馬皇後抿嘴一笑:“咱們這叫英雄所見略同”。
“我是這樣想的姑姑,如果真在大明開辦學校,咱們應該在普通百姓裡招生,因為隻有讓百姓讀得起書了,才能真正改變大明的未來”。
“尤其是大明北方經過多年的戰亂,更需要大力的發展教育,要不然南北方教育失衡會出現更大的問題。”
馬皇後聞言若有所思,然後認真的點了點頭。
要知道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後,在洪武四年恢複了停辦百年科舉考試,可考試結果讓朱元璋大吃一驚。
進士一共120人,南方就占了111人,北方隻有九人,南北方教育嚴重失衡,南方人徹底壟斷了科舉考試,逼得朱元璋不得不下令停止了科舉考試,改為舉薦製。
直到明宣宗時期改實行地域配額製度,南北分榜考試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與現代高考的分省考試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馬皇後點點頭“:那就先讓雄英他們在這裡學,等他們學有所成了,在大明開辦學校的事情也交給你”。
“到時候咱們再說,不過到時候就算是招收學生也要招收一些和雄英年紀差不多的,畢竟在白紙上麵好作畫”。
“行,到時候都聽你的”,馬皇後點點頭。
“那我是不是可以當老師了”,小家夥不知什麼時候,騎著他的小摩托來到了馬良。
“是啊,所以你要在這裡和宋老師認真的學,以後去大明也當一名夫子好不好?”
小家夥聽完之後,一臉嚴肅的點點頭“:我知道~叔叔”。
馬良看著小家夥這個認真的樣子,就知道他一定會認真學習的。
“雄英真乖”。
馬良又叫過一旁的李景隆“:九江,你也要認真的學,把我們這裡的知識傳播到大明的任務,可就要靠你們幾個了”。
“嗯,馬叔,我知道了”,李景隆收起了平時自己那副嬉皮笑臉的樣子,認真的點點頭。
馬良笑嗬嗬的拍了拍他少年而稚嫩的肩膀。
而這時門鈴也響了,玉兒打開門一看,宋老師笑顏如花的站在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