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傳染病學的吳有性在《瘟疫論》裡創戾氣學說,提出瘟疫非風非寒,開創溫病學先河。
外科學的陳實功在《外科正宗》裡麵記載鼻息肉摘除術和氣管縫合術。
婦產科的武望之在《濟陰綱目》裡麵係統分類了婦科病,記錄轉胎手法來矯正胎位。
針灸學的楊繼洲,在《針灸大成》裡麵記載了明以前的所有針灸精華。
兒科萬全的《幼科發揮》裡麵提出小兒肝常有餘,脾常不足,確立兒科體質理論。
這些書籍可都是華夏文明的瑰寶,如果再加上自己從後世弄來的醫書,經過戴思恭的整理和傳播之後,華夏的醫術一定會會走上另一條康莊大道。
因為馬良的存在,他們此時已經站在後世人的肩膀上。
……………
戴思恭連續給馬良做了兩天按摩,喝了兩副湯藥之後,病症竟然消失。
“戴先生的醫術果然高明,兩副湯藥下去,我就好了”,馬良一個勁兒的誇獎戴思恭。
“吳國公過獎了”。
其實馬良也想到了,自己能好這麼快,不光是因為戴思恭的醫術高明,還因為那兩副湯藥。
要知道馬良喝的湯藥,全都是從朱元璋的皇宮裡拿來的,而大明時期的藥材可是真正純野生的,藥效絕對是杠杠的。
後世經常說中醫效果不好,或者是喝了許多藥根本就不管用,最根本的原因就應該是藥材的問題。
經過多年的挖掘,後世的野生藥材基本上就少的可憐了,就是真的還有,普通人也根本就接觸不到。
而普通的中藥材基本上都是大棚種植的,而且和種菜一樣定期的施化肥和農藥。
有沒有藥效顯而易見。
……………
之後幾天的馬良變得忙碌起來,因為他答應了朱標幫他培訓梅殷。
至於培訓梅殷的工廠,馬良在他們當地找了許久,找到了一個所有設備基本上齊全的工廠。
但因為經營不善正麵臨著倒閉,所有的機床設備對外出售,馬良見此直接連廠房帶設備全都買了下來。
之後把工廠的大門一關,又高薪聘請了兩名熟練的操作工,讓他們手把手的教導梅殷。
可梅殷由於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剛開始的時候把兩位師傅嫌棄的都想撂挑子不乾了。
可是想想馬良聘請他們所用的高薪,這兩位師傅咬咬牙,開始手把手的從最簡單的認識急停按鈕開教梅殷。
隨著梅殷在水深火熱中一點一點的學習機床知識,時間也悄悄的流逝了。
這段時間裡,馬良每天陪著小家夥上課學習。
而已經放權的馬皇後,因為太子妃即將生產,又把後宮事務拾了起來。
而此時的大明皇帝朱元璋雖然已經有了內閣的幫助,但處理一個國家的事務千頭萬緒,此刻忙的腳不沾地,反正馬良已經好幾天沒見到他了。
至於太子朱標就更不用說了,除了要管理大明的一些新生事物之外,還要為已經出征的大軍操心。
他們這群人裡最開心的就是小家夥,明天除了去上課之外,剩的時間大多數都在玩。
不過今天小家夥沒有出去玩,而是百無聊賴的躺在椅子“:叔叔~我要什麼時候才能當大將軍~什麼時候去打仗~”。
馬良愣了一下,他已經忘了答應小家夥讓他去戰場上當大將軍的事。
朱標看了一眼小家夥“:你就那麼想上戰場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