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區公立醫院,神經外科。
李承煥推開玻璃門,皮鞋在大理石地麵上敲出清脆的聲響。
他環視四周,目光如鷹隼般掃過導診台、候診區,最後定格在走廊儘頭的手術準備室。
\"這位先生,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的?\"導診台後,一位護士抬頭問道。
李承煥從西裝內袋掏出檢察官證件,嘴角掛著恰到好處的微笑:\"首爾中央地檢,李承煥。我需要見成耀漢醫生。\"
護士的表情瞬間緊張起來:\"成醫生正在查房,可能需要等...\"
\"沒關係,我可以等。\"李承煥打斷她,手指輕敲台麵,\"不過最好不超過十分鐘。連環殺人案可不會等人。\"
護士慌忙拿起內線電話:\"我、我馬上通知成醫生。\"
李承煥微微頷首,轉身走向走廊長椅。他看似隨意地坐下,實則暗中觀察著醫院布局——監控攝像頭的位置、消防通道、醫護人員進出頻率。
所有細節都被他收入眼中,在腦海中構建出一張立體地圖。
\"李檢察官?\"
一個低沉冷靜的男聲從身後傳來。
他緩緩站起,轉身麵對來人。
成耀漢比他想象中更加年輕,約莫三十歲上下,白大褂下是修長的身形。
他的五官輪廓分明,鼻梁高挺,眼神銳利如刀。
\"成醫生。\"李承煥伸出手,\"久仰大名。\"
成耀漢短暫地握了握他的手:\"李檢察官親自來醫院,是為了那個連環殺人案?\"
李承煥注意到對方直接切入主題,省去了所有寒暄——這是個不喜歡浪費時間的人。
\"不錯。\"李承煥從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最新一位受害者被送來時,是成醫生負責搶救的?\"
成耀漢接過文件,快速瀏覽:\"金敏珠,26歲,頸部動脈被利器割斷,送來時已經失血過多。我儘力了,但沒能救回來。\"
他的語氣平靜得近乎冷漠,仿佛在討論一個實驗標本而非鮮活的生命。
李承煥眯起眼:\"成醫生似乎對死亡習以為常。\"
\"在神經外科,死亡是常態。\"成耀漢合上文件,\"如果李檢察官是來質疑我的職業能力...\"
\"不,恰恰相反。\"李承煥突然笑了,\"我聽說成醫生是首爾最優秀的腦外科專家之一,尤其擅長處理創傷性腦損傷。\"
成耀漢的眼神微微一動:\"李檢察官對我的履曆很了解。\"
\"職業習慣。\"李承煥向前一步,縮短兩人距離,\"畢竟,這起案件的凶手模仿的是"獵頭者"韓書俊——二十年前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專攻頭部。\"
他故意在\"韓書俊\"三個字上加重了語氣,同時緊盯著成耀漢的眼睛。
成耀漢的瞳孔收縮了一瞬,幾乎難以察覺,但李承煥捕捉到了。
\"我對犯罪史沒有研究。\"成耀漢轉身走向辦公室,\"如果李檢察官有問題,可以到我辦公室談。\"
李承煥勾起嘴角,跟上他的步伐。第一回合試探,他已經得到了想要的信息——成耀漢對韓書俊的名字有反應。
辦公室門關上後,成耀漢脫下白大褂掛在衣帽架上,露出裡麵的深藍色襯衫。他走到飲水機前:\"咖啡還是茶?\"
\"茶,謝謝。\"李承煥環視辦公室,目光在書櫃、辦公桌和牆上證書間遊移。房間整潔得近乎苛刻,每樣物品都擺放得一絲不苟。
成耀漢背對著他衝咖啡:\"李檢察官懷疑凶手是醫療從業人員?\"
\"何以見得?\"
\"切口整齊,手法專業。\"成耀漢遞過咖啡,\"普通人不經過訓練很難做到。\"
李承煥接過杯子,指尖相觸的瞬間,他注意到成耀漢右手食指有一道新鮮的劃痕。
\"成醫生手受傷了?\"
成耀漢收回手:\"手術刀劃的,小傷。\"
李承煥抿了口茶。
\"說到手術刀,\"他放下杯子,\"我查過記錄,最近三個月,醫院報失了七把手術刀。成醫生的科室就占了三把。\"
辦公室內的空氣似乎凝固了一秒。
成耀漢在辦公桌後坐下:\"手術器械管理由護士長負責。如果李檢察官懷疑內部人員,應該去找她。\"
\"已經問過了。\"李承煥從公文包又取出一張照片,推到成耀漢麵前,\"認識這個女人嗎?\"
照片上是一位年輕女性,長發披肩,笑容甜美。
成耀漢的表情第一次出現了明顯變化,眉頭微蹙:\"崔洪珠?她是我...朋友。她怎麼了?\"
李承煥注意到他稱呼上的微妙停頓:\"她是第四位受害者的閨蜜,也是第一個發現屍體的人。巧合的是,她同時也是成醫生的"朋友"。\"
成耀漢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李檢察官是在暗示什麼?\"
\"隻是陳述事實。\"李承煥靠向椅背,\"連環殺人案中,凶手一開始從自己居住的附近開始無差彆殺人,然後慢慢往外輻射擴散開來,說明他越來越有恃無恐,因為彆人抓不到他。\"
\"李部長是在懷疑我就是最近那個模仿獵頭者的殺人凶手?\"成耀漢直言不諱道。
李承煥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讓沉默在兩人之間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