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這條貫通南北的大道看去,還能看到視野的儘頭,有一堵擋住塞外風光,且連接山體長城的城牆。
隻是由於距離太遠,他們也看不清楚這大同縣城的北城牆,到底長什麼樣子。
他們之所以不用站在高處,就有如此廣闊的視野,還是因為這大同縣太過平坦的緣故。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這大同縣的平坦程度的話,那便是除了城外的山體長城,以及連接兩自然山體和長城的縣城北麵城牆,就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關外的騎兵了。
也正是因為這極為易攻難守的平坦地形,才造就了‘大同城下打草穀’的說法。
千百年來,關外的遊牧隻要一旦缺人缺糧,就會第一個惦記大同。
本來嘛!
有軟柿子捏,誰還會去捏隔壁雁門關這個硬核桃!
也正因如此,有史以來的中原漢家王朝,才隻會把這裡作為重點軍鎮來建設。
唯一一次的大力發展,還是北魏拓跋占領這裡之後,把這裡作為京城來建設。
因為北魏拓跋的大力建設,這裡就有了‘曹魏鄴城’和‘漢長安’的影子,以及邊城的民族文化特色。
可經過蠻元近百年的蹂躪,這座城市又幾乎隻剩下了地基和基本格局。
林昊來到這裡之後,苦心經營三年,才讓這裡又變成了馬皇後眼裡的,盛世小長安!
馬皇後一想到有關這裡的相關曆史,眼裡的滿意之色就更勝之前了。
朱元璋看著此刻的馬皇後,也是不自覺的愁上眉梢。
朱元璋再看眼前盛景,自然也能體會到林昊的才華與不易。
雖然朱元璋讀書不算多,但他也懂得‘以史為鑒’的道理,經過後天的努力,他對曆史的掌握,自然也非常人可比!
可也正因如此,他才更加的憂愁!
“快看,這裡還有地圖指引。”
“不論是去做生意,還是去縣衙辦事,又或者是找吃住的地方,上麵都有寫明。”
“”
不等朱元璋接話,馬皇後就注意到了進城大道邊上,有一塊頗為顯眼的指引標牌。
這麵刊在牆上的地圖指引之上,赫然立著‘歡迎來到大同縣’七個大字。
而這七個大字的下方,也圍著不少首次到來的客商。
朱元璋和馬皇後還有毛驤三人擠進人群之後,也開始仔細研究了起來。
正如馬皇後所說,這張指引地圖非常的仔細,不僅有文字描寫,還有圖例標注,足以讓不識字的人也能看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