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楊思義,拜見陛下!”
朱元璋看著這位,從他稱吳王之時就追隨他一路走來,曆任起居注和司農卿的大明首任戶部尚書,難得的露出慈善之笑。
“快快免禮,賜座。”
楊思義致謝之後,這才坐上邊上的位置。
朱元璋見這位跟著自己一路走來的老臣,已經落座,這才看著他手裡那厚厚的奏疏道:“北方各地的稅收統算好了?”
楊思義拱手道:“正如陛下所料,還請陛下過目。”
話音一落,楊思義就把這本厚厚的奏疏交給王升,再由王升轉呈給朱元璋。
與此同時,楊思義也一本正經的奏報道:“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所以臣就北方各地的農稅,單獨奏本。”
“至於其他的布帛金銀等稅務,臣待南北各地的稅都到齊之後,再做統算,再行奏報。”
朱元璋點了點頭之後,就一邊翻看奏疏,一邊問道:“你辦事,咱放心。”
“說說看,今年的北方農稅,比起去年,整體如何?”
楊思義笑著點頭道:“全賴陛下治國有方,今年的北方農稅,比去年要多接近一成。”
朱元璋聽到這麼一個答案,自然是麵帶笑意。
他是資深農民出身,他深知農民的不易,更深知這‘接近一成’四個字聽起來不是太多,但實際上卻已經是老天爺對大明的天大恩賜了。
“陛下,您怎麼了?”
“是覺得臣哪裡寫得不對嗎?”
楊思義見原本還一臉笑意的朱元璋,突然就目光凝重了起來,於是趕忙開口問道。
朱元璋忙恢複平靜道:“沒事,你先退下吧!”
“你是跟咱多年的老人了,不必非要等到放衙才回家,隻要沒什麼事,你就可以提前回家歇著。”
楊思義見朱元璋突然如此為他著想,當即就心中頓生不安之感。
他忙起身道:“多謝陛下掛念,臣身體還好,臣這個尚書都提前放衙,下麵的人勢必跟著這麼乾。”
“還請陛下放心,臣一定儘心竭力。”
“臣告退!”
朱元璋目送楊思義離開之後,也是心中頓生落寞之感。
“老子是真的在關心你啊!”
“瞧你這樣子,就像老子是表裡不一的笑麵虎似的。”
朱元璋剛想到這裡,就意識到他似乎在這滿朝文武的眼裡,已經朝著表裡不一的笑麵虎去了。
朱元璋意識到這裡之後,又不禁無奈的笑了笑。
他是真的不想當這樣的人!
可這朝廷裡有著林昊和胡惟庸之流的人,他又不得不變成這樣的人!
朱元璋一想到‘林昊’二字,以及胡惟庸他們逼宮似的為林昊請功的未來,他的目光就再次變得深邃而陰冷了起來。
朱元璋重新回到龍椅之上,重新拿起那本奏疏,也重新專注於讓他剛才突然目光凝重的那一頁。
“大同府各縣農稅如下。”
“大同縣農稅......”
朱元璋看著大同縣的各項農稅數額,隻是眼眸子那麼一跳,眼裡就有了明顯的紅血絲。
如果不是由他家妹子提拔到他跟前的常侍太監在這裡,他早就氣得掀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