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時,他麵前的畫麵,就再次發生了轉換。
這一回,他左邊的畫麵,和他右邊的畫麵,都同時有了反應。
左邊的畫麵之中,
禦書房之內,林昊和朱允炆,以及方孝孺三人,就發展經濟,進一步發展工業與農牧業等事項,展開討論。
而一道道相關的政令,也在他們的討論之中產生。
而右邊的畫麵之中,則播放的是,這些在他們的討論之中所產生的政令,給地方造成的影響。
畫麵之中,不論是大明的農民和牧民,還是工商製造業的從業者,在看到這些張貼出來的榜文之後,更是各個麵帶笑意的同時,歌頌建文皇帝的好。
“這建文皇帝,不僅是一個天大的明君,還是一個天大的仁君啊!”
“俺不會拽文,反正就是好皇帝就得了!”
“還彆說,這太祖高皇帝,還真有眼光啊!”
“是誰當初一看到當朝陛下的立儲榜文,就在那裡一臉的‘敢怒不敢言’呢?”
“說得好像你不是一臉的‘敢怒不敢言’似的!”
“隻能說明我們眼界不夠,要不怎麼人家一個放牛娃,能成為太祖高皇帝呢?”
“住口,放牛娃三個字,你也敢說啊!”
“有什麼不敢說的,這不顯得他老人家厲害嘛!”
“......”
站在畫麵之外的朱元璋,看著百姓們歌頌朱允炆的同時,還連帶他也一起歌頌,他真是笑眯了眼,也笑大了嘴。
朱元璋在滿意的一笑之後,就想到了一個,最應該被歌頌,卻沒有被百姓歌頌的人。
這個人不是彆人,就是《大帝成長計劃》的著作者,這一切的‘總設計師’林昊。
朱元璋回想自《大帝成長計劃》開始執行以來的種種事件,他當即就想到了一個,足以讓他再次高看林昊一眼的重點。
“他在逃避功勞!”
“他在淡出百姓的視野!”
“他在把功勞送給允炆,也送給方孝孺他們!”
“......”
想到這裡,朱元璋的眼裡,當即就有了一抹欣慰的神色,以及一抹不大明顯的歉意。
也就在朱元璋想到這裡之時,他麵前的場景就在發生了轉換。
禦書房之內,
黃子澄笑臉盈盈的,拿著一本製式奏疏彙報道:“啟奏陛下,我們收回天下寺院這些年攛奪的土地,重新分配給有需要的農民。”
“現如今,天下大半的農民,都在歌頌您的好。”
“除此之外,有利於‘休養生息,發展經濟,進一步發展工業與農牧業’的這相關政令頒布之後,相關的從業者,也都無不歌頌陛下的好。”
“當然,他們除了歌頌您的好之外,還不忘誇太祖高皇帝立您為儲,是最正確,也最有遠見的決策。”
“要是太祖高皇帝在天有靈,他一定會很欣慰的。”
朱元璋看著滿臉堆笑的黃子澄,看著也很是高興的朱允炆,當即就滿意一笑道:“你說得不錯,咱很欣慰。”
“隻是,咱立皇長孫為儲,合乎禮法,怎麼就能和‘有遠見’沾上邊呢?”
“這其中,到底有什麼......”
不等朱元璋繼續思索下去,朱允炆就立即問道:“百姓們怎麼沒誇鎮國公嗎?”
黃子澄語重心長的說道:“陛下,鎮國公是有意把自己排除在這些事情之外,從而最大程度的成就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