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昊看著麵前的柳如嫣,隻是淡然一笑之後,就用似有深邃的目光,繼續目送踏上歸途的欽差們。
“給多了,他們敢要嗎?”
“在洪武苛政之下,如果他們是追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勳貴,或者是像我這種山高皇帝遠的官吏,或許還膽子大一些。”
“可這些天天在皇帝身邊轉悠的苦命人,卻沒這個膽子。”
“因為山高皇帝遠,請他們吃點喝點,就已經給了他們一個信息,那就是他們在林大人這裡,還算是個人!”
“今天他們回程,再一人給個幾貫錢盤纏,他們也存不下來,隻能是路上吃好一點,住好一點。”
“摳門的皇帝老子,給的盤纏,隻夠他們活著辦差。”
“而我的補貼,卻可以讓他們像個人一樣辦差。”
“如此一來,‘林大人把他們當人’的印象,就種在了皇帝身邊的苦命人心裡!”
“有朝一日,皇帝身邊的人,就都會‘身在朱營,心在林’了!”
說到這裡,踏上歸途的欽差們,就消失在了林昊的眼裡。
與此同時,林昊又回過頭來,看向柳如嫣道:“你要記住,收買人心,並不一定需要大量的財色。”
“往往大量的財色收買回來的,不是人心,而是一個單純的‘合作商’!”
“就像那‘郭老爺’一樣,隻是一個沒心的‘合作商’而已!”
話音一落,林昊就獨自走在了下城的台階之上。
柳如嫣看著林昊的背影,先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緊接著就心裡有了一個疑問。
“我,是不是你這麼收買回來的?”
“給得又少,我還為你乾這麼多,而且還心甘情願?”
想到這裡,柳如嫣也隻是淡然一笑,就跟著走在了下城的台階之上。
緊接著,他們二人就一前一後的上了馬車。
也就在他們的馬車剛剛調頭回衙門之時,完成任務的陳文,就轉過了頭來。
“等等我啊!”
“等......”
話音未落,他就看著已經遠去的馬車,麵露‘懂事之笑’。
緊接著,他就獨自走在回衙的路上。
陳文回到衙門之後,剛準備去前衙辦公,就被人叫到了林昊的書房。
林昊的書房之內,陳文隻看見林昊背對大門,麵對著牆上那張戰略地圖。
陳文看著這張,由關外特工們千辛萬苦帶回來的消息,彙總而成的戰略地圖,就跟著犯起了難。
他的眼裡,不論兀良哈部,還是科爾沁部和永謝布部等部落,都有一條帶有箭頭的標線,直指王保保所在的鄂爾多斯部。
也就在此刻,林昊又拿起木炭畫筆,畫上了一根韃靼部直達鄂爾多斯部的,箭頭標線。
陳文看著這一幕,當即就明白了林昊叫他過來的原因。
陳文走近林昊道:“這個韃靼大汗,還真會挑時候。”
“早不和王保保達成一致,晚不和王保保達成一致,非要在您高升的時候,和王保保達成一致。”
“隻要韃靼部的戰兵一到,他們就該來大同扣關了吧!”
林昊隻是淡然一笑道:“隻能說事情就有這麼巧合,所以我那信裡的第一個條件,就是我得把這場保衛戰打完了再走。”
陳文點了點頭道:“希望陛下能答應吧!”
林昊聽後,隻是滿不在乎的冷哼一聲道:“他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
“想要我去他的家鄉做官,除了答應這事之外,還得把那老郭給我弄過來。”
“那老郭雖然不能做朋友,但他的軍事水平,我還是很看得上的!”
“行了,不說這個了!”
“來,我們定一下最終的防守方案!”
林昊話音一落,就和陳文來到沙盤桌前,議定最終的防守方案。
而他們議定的防守方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那隱藏在大同縣工業產區裡的‘大同兵工廠’,是否可以如期交付他林昊的‘訂單’。
為了保證‘大同兵工廠’可以保質保量的,如期交付他的訂單,他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基本上都泡在‘大同兵工廠’裡。
時光轉瞬,很快就到來了傳旨太監回朝交旨的日子。
這日清晨,傳旨太監就在應天府城門大開的那一刻,率先進了城。
可他卻並沒有一刻不耽誤的回宮交旨,而是領著親衛們,找個不起眼的地方喝起了茶。
他這麼做的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等到下朝之後,再回朝交旨。
他不能保證下朝之後,朱標一定會在禦書房,和朱元璋商議國政。
但在這種情況下,朱標也在禦書房的幾率,會比他現在回去交旨,要大得多。
他隻是一個小小的太監,沒辦法保證完成林昊的差事。
可他卻已經有了,儘可能完成林昊的差事的心!
這些親衛也明白傳旨太監的意思,所以他們也不催促,隻是默不作聲的跟著傳旨太監一起,在回宮之前歇歇腳!
好一陣子之後,傳旨太監隻是看了看天上的日頭,就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大人,”
“我能幫你的,就隻有這些了!”
想到這裡,他就乾脆起身,和親衛們一起走在了回宮的路上。
等他回宮,並換上太監服之時,已經來到了巳時末刻,也就是上午十點多的樣子。
這個時候,早朝已經結束,文武百官也早已去往他們的職司衙門,各司其職。
至於朱元璋和朱標二人,也已經在禦書房忙碌了起來。
禦書房內,
朱元璋看著兵部送來的長城邊防地圖,目光深邃道:“根據錦衣衛送回來的情報來看,韃靼部已經答應借兵給王保保了。”
“看來,王保保入寇長城的時間,不遠了呀!”
說著,他就直指大同地標道:“如果咱是他的話,咱不會走那雖然沒有長城關隘,但卻有黃河天塹的河曲縣,更不會走易守難攻的雁門關。”
“咱會盯著大同縣打!”
朱元璋話音一落,朱標也跟著點頭道:“必定是大同!”
“大同太過平坦,隻要攻破長城關隘,就可以一馬平川,曆來就是關外入寇的首選之地。”
“除此之外,現如今的大同,要錢有錢,要糧有糧。”
“拿下大同,也很符合他們‘以戰養戰’的傳統!”
“再一個就是,洪武二年的時候,開平王拿下大同,就代表著我們成功的實現了‘驅逐胡虜’的戰略目標。”
“對於他們來說,重新拿下大同,不僅可以一雪前恥,還代表著再次入主中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