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特工懷疑他們的理由,也非常的簡單,隻因為他們覺得這些護衛非常的專業。
一人翻身下馬去看告示,其他人就會迅速調整隊形,以確保無死角保護中間的馬車。
而且這名去看告示的護衛,在看完告示之後,也是直接找的車夫彙報。
這名車夫,是普通的車夫嗎?
就憑他那時刻‘眼觀六路’的眼神,就足以肯定,他絕對不是一名普通的車夫。
很明顯,他就是這些人的老大。
就憑這些護衛專業的護衛意識,以及嚴謹上下從屬思維,就不能把馬車裡的‘大老板’,當做是普通的客商。
當然了,他們也不能單憑這一點,就肯定他們是北元探子。
說不定,他們是朝廷派來的暗查欽差呢!
如果是北元探子的話,他們還不怎麼痛恨,在這臨戰之時,正是情報戰最為激烈的時候。
雙方各為其主,雖為敵對,但也無可厚非。
可如果他們是朝廷派來的暗查欽差的話,那就實質是有些可恨了。
都這個時候了,還派暗查欽差來,那這暗查欽差的‘老大’,也就是當朝皇帝朱元璋,也實在是太可惡了一些!
也就在回去彙報的特工如此思索之時,他就與馬車擦肩而過了。
在擦肩而過之時,他還不忘用犀利的目光,看一眼那窗簾隨風抖動的車窗。
而此刻,
朱元璋也恰巧拉開窗簾,看著這正在飛速後退的路邊之景。
他的眼裡依舊是整齊的坊市建築,依舊是寬闊的車馬大道,那人行專用道之上的過往百姓,依舊是有說有笑。
就好像他們所生活的城池,並未被戰爭的陰霾籠罩一般。
“還真是林昊在這裡,他們就足夠安心啊!”
“如此深得人心,咱怎能不防?”
也就在朱元璋看著這一幕,如此思索之時,本要去衙門通風報信的特工,直接就停下了腳步。
原因無他,
隻因為他一下子就認出了,這位看著就不麵善的‘郭老爺’!
如果其他的暗查欽差,他高低得想辦法為難一下,可這位已經打過交道,且被他家林大人譽為‘冤大頭’的兼職欽差郭老爺,就不用為難了。
“你怎麼倒回來了?”
另一名在城門口蹲守可疑分子的特工,見這名本要去通風報信的特工突然折返,直接就開口問道。
他隻是淡然一笑道:“這夥人是去找林大人的老朋友,不用我們通風報信,他自己都會去找林大人的。”
“老朋友?”
這名並未見‘郭老爺’真容的特工,隻是似有詫異的喃喃自語之後,就再次看向他們的車隊。
果然,他在十字路口轉角的方向,正是去往縣衙大門的方向。
這名特工見此情景,也就不再多疑,繼續蹲守可疑分子。
要知道現在雖然不能說已經進入了戰時,但也進入了戰前情報戰的關鍵階段。
王保保的人,不斷的想要滲透進來,摸清他們的防守情況和武器配置等情報。
他們的人,也在儘全力搜尋他們的相關情報。
好在他們外派出去的人,在搜集情報這一塊,還非常的順利。
為了在開戰之前,就有情報上的絕對優勢,他們這些負責防備的特工,就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既然已經確定對方是‘老朋友’,就不用再把心思放在他們的身上。
直接由他去便好!
也就在值守城南的特工們,把心思從他們這些‘老朋友’的身上移開之後不久,朱元璋他們就再次來到了大同縣縣衙的大門口。
依舊是外麵看著還算不怎麼逾矩的縣衙大門,乍眼一看,並沒有什麼改變。
外麵值守的門吏,該是多少就是多少。
進出辦事的客商,比起以前,甚至還多了不少。
朱元璋站在對街,看著這一幕,當即就皺起眉頭,一臉不悅的說道:“大門口還張貼告示,外商今天必須出城,一副備戰之姿。”
“可這門庭若市的樣子,哪裡還有備戰的樣子?”
“果然,儘做一些表麵功夫!”
馬皇後聽過這話之後,當即就用似有詫異的目光,看著她家這位,愣是看不到人家一丁點好的‘重八’!
“重八,你怎麼能這麼說呢?”
“人家貼了告示,命令外商今晚關門之前,必須出城!”
“現在還是上午,人家該辦事,不還得辦事?”
“甚至在這最後一天裡,還有不少人得加急辦事。”
“這麼多人去裡麵辦事,都一臉滿意的出來,足以證明這個縣衙在他林昊的帶領下,有能力處理這種紮堆辦事的情況。”
“這足以說明,這林昊在‘用人’和‘理政’這一塊,確有其過人之處!”
說到這裡,馬皇後就再次憶起了,裡麵的分廳理政措施。
馬皇後看著縣衙的大門,淡笑著說道:“我現在還記得裡麵有‘便民行政大廳’,‘綜合稅務大廳’,‘涉外商事大廳’,‘刑事與民事糾紛審理大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朱元璋聽後,當即就心中暗自不悅道:“咱還能不知道他有本事?”
“咱對他的了解,可比你多多了!”
想到這裡,他又似有敷衍的一笑,然後又似有敷衍的點了點頭。
“走吧!”
“咱這個欽差大臣,親自給他宣旨去!”
話音一落,朱元璋就徑直往大門而去。
還不等朱元璋走到大門口,眼尖的門吏,就被他給認了出來。
雖然他和馬皇後二人穿著尋常商旅的服飾,但他們那經年累月所累積起來的氣場,還是讓他們在人堆裡很是顯眼。
“這不是郭老爺和郭夫人嘛!”
“你們來得可不湊巧,咱們這裡馬上就要打仗了,不做生意了。”
“咱們的工業產區,已經沒有任何生產了,今天是最後一天出貨。”
“你們就算現在辦完手續,估計也拿不到貨了!”
“你們雖然和我們林大人很熟,但也得講個先來後到不是?”
朱元璋對這位門吏,並沒有太多的印象,但也覺得還算麵熟。
他指了指毛驤背後的黃布包袱道:“咱這次前來,可不是為了做買賣的。”
“應你們林大人之邀,咱此次前來,作為欽差大臣,待陛下宣旨!”
“去通報吧!”
門吏順著朱元璋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見他的貼身護衛,背負黃布包袱。
這種黃布的麵料,他在不久前就見過!
當日,那宣旨太監過來宣旨,拆的就是這種麵料的黃布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