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道聖旨的內容,朱元璋和馬皇後二人,是一點都不好奇。
因為這道聖旨,本就是朱標按照他臨走前的吩咐,根據他的戰略總綱,以他的名義下達的聖旨。
就他的戰略意圖來說,大同縣的城防之戰,隻是一個小小的局部戰場。
但所有的戰役,又都是圍繞著這個小小的局部戰場在展開。
所以,他必定會在關鍵時刻下達聖旨,讓他林昊和這裡的守軍,為他的戰略意圖服務!
他們之所以還有那麼點驚訝的反應,也隻是因為覺得這道聖旨到來的時間有些湊巧。
“咱昨晚才在你麵前,以老郭的身份,預測了陛下的作戰意圖。”
“今天一早,這足以佐證咱老郭的預測的聖旨就到了!”
“......”
想到這裡,他‘郭老爺’的優越感,瞬間就上了頭。
畢竟,這道聖旨一定會幫他‘郭老爺’,在林昊麵前,把這個逼給裝滿了!
可也就在此刻,他又突然皺起了眉頭。
原因無他,
隻因為他突然就意識到,這個時候裝這個逼,可不是什麼好事!
也就在朱元璋意識到這一點之時,他就看見門窗之內,那手持聖旨的身影,拉開了聖旨。
書房之內,
手持聖旨的親軍拉開聖旨之後,並沒有念出聲來。
他直接遞給林昊道:“因為害怕隔牆有耳,還是林大人您自己看吧!”
林昊知道,這是朱元璋下達的,有關軍政要務的聖旨。
朱元璋其他的聖旨,他都不當回事。
尤其是事關民政與文治的聖旨,他有時候還會嗤之以鼻。
可事關軍政的聖旨,他就格外的重視了。
畢竟‘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這句話的含金量,就這麼擺在這裡。
林昊拉開聖旨之後,直接就跟著默念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關外諸部欲扣關大同,長驅直入,入主中原,朕決意將計就計,聚殲諸部敵軍主力於大同城外,為大明打出十年太平。”
“大軍欲出關開平,繞後包抄!”
“故,大軍會在開戰之後十五日內抵達,形成繞後包抄之勢!”
“在此期間,卿務必保障大同駐軍後勤,安撫大同民心,協同防守。”
“自開戰之日起算,十五日內城破,卿與駐軍守將,皆為死罪!”
“如十五日之後,即便城破,也算立功!”
“欽此!”
林昊看過這道聖旨之後,直接就瞪大了眼睛不說,還麵露不易察覺的驚駭之色。
在他看來,這郭老爺雖然當了朱元璋許久的親兵,並通過耳濡目染,學過一些本領,但也絕對達不到朱元璋半個徒弟的地步。
所謂的半個徒弟,不過隻是為了裝逼而自我標榜的稱號而已。
可萬萬沒想到,‘朱元璋的半個徒弟’這幾個字,不僅不是他的自我標榜,反而是一種‘謙虛’的稱號。
這樣的人,能輕易的放他回去?
他起初還想著,如果這聖旨證明他郭老爺的預測,與朱元璋的戰略思想完全不沾邊,他就放他回去。
可現在看來,他不僅不能放他回去,還必須把他送上,足以讓自己間接的學到朱元璋的本事的位置上去。
也就在林昊打定這麼個主意之時,這名宣旨親軍就突然開口道:“林大人,在想什麼呢?”
“雖然說免了宣讀聖旨的流程,您不也得說句‘臣接旨’?”
林昊點了點頭之後,就當著他的麵,向應天府的方向,行了一個微微鞠躬的揖禮。
“臣林昊,接旨!”
對於林昊拒不跪謝的行為,這名親軍並不在乎。
要知道他可是一個不僅向皇帝老子提條件成功,還讓皇帝老子親自來宣旨的人。
他要是不在這件事情上當‘睜眼瞎’,他就真的是一個沒有眼力勁的‘睜眼瞎’了。
想到這裡,他又對林昊說道:“臨行之前,太......”
可還不等他把‘太子殿下’的‘太’字說出口,他就趕忙改口道:“臨行之前,陛下要在下對林大人說,林大人不必太過緊張。”
“他雖然是要用大同縣當餌,但絕對沒有要犧牲大同縣,以獲取更大的戰果的打算。”
“為了確保大同縣不被攻破,他會派大明第一守將,長興侯耿炳文來當城防大帥。”
“不如,長興侯就將抵達!”
“林大人隻需要照顧好長興侯的日常起居即可!”
林昊一聽這話,當即就不乾了。
如果這道聖旨證明他郭老爺,隻是個響叮當的半壺水,他自然會接受耿炳文來掛帥。
畢竟跟著耿炳文,也能學到不少的東西。
可是現在,他卻不這麼認為!
想到這裡,他就直接開口問道:“敢問上差,是長興侯打仗厲害,還是陛下打仗厲害?”
林昊此言一出,這名被他喚為‘上差’的親軍,直接就愣在了那裡。
他實在是沒有想到,這位人不在朝堂,卻早已名揚朝堂的林大人,會突然有此一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既然人家問了,他這個所謂的‘上差’就隻有回答。
而且,他還隻有一種回答可選!
這名親軍非常果斷的回道:“這還用問?”
“當朝陛下不僅是馬上取天下,而且還是從小兵一路走來,沒有人比他更懂兵事。”
“他才是大明實際上的三軍大元帥!”
但與此同時,他又心中暗道:“可真要論城防戰事,陛下還真不一定比得過長興侯。”
“可這種大實話,我也不敢說啊!”
林昊自然聽不到他心裡的大實話,隻有把他如此果斷的話,當大實話來聽。
林昊點了點頭之後,又繼續問道:“那我再次敢問上差,這門外的郭老爺,到底和陛下是個什麼關係?”
“這個......”
這名親軍說到這裡,腦子裡當即就重現了臨行之前,朱標對他的囑托。
禦書房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