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看著眼前這位,以前從未謀麵的‘郭將軍’,不僅異常的重視,也異常的厭惡。
那種被人壞了好事的感覺,那種被斷了財路,猶如父母被殺的仇恨之感,瞬間就湧上了心頭。
“可惡,”
“哪裡來的程咬金?”
也就在眾人如此思索之時,朱元璋直接就站起身來道:“咱們明人不說暗話,到底是也不是?”
幾人雖然心中痛恨,但為了臨行前,大汗交給他們的任務,也隻是繼續搖頭。
與此同時,也先後笑著說道:“您說笑了,我們哪有那個想法?”
“我們不過是想合作皮革製造,和鐵藝製造罷了。”
“是啊,林大人的皮革製品,本地能產多少原料,不都是在我們手裡拿原料嗎?”
“隻要和我們合作,完全就是就地取材啊,就這運輸費用,就不知道要節約多少。”
緊接著,又有一人開口道:“這位郭將軍是吧,用你們漢家的話來說,那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朱元璋聽後,直接就瞪大眼睛道:“你說什麼,誰是君子,誰是小人?”
“咱麻煩你,你要是書讀得不夠,咱送你兩本漢學典籍,好好給咱學明白咯,省得連引經據典都都不會。”
幾人看著突然暴跳如雷的‘郭將軍’,也是直接就愣在了那裡。
麵對眼前這位,從未謀麵,還異常強勢的‘郭將軍’,他們即便是被罵成了狗,也不敢多說什麼。
原因無他,
隻因為他們發現,正坐上位的林昊,對這位‘郭將軍’,那是相當的縱容。
不僅如此,就連常駐大同的四位將軍,也是一副以這位‘郭將軍’馬首是瞻的樣子。
幾人看著這一幕,也隻有不斷地賠笑說好話。
可朱元璋卻一點沒有慣著他們的意思,他隻是冷聲一笑之後,繼續說道:“不錯,你們要合作的硬皮革製品,確實是民用產品。”
“你們要合作的鐵藝製品,也是民用產品,尤其是備受西域喜歡。”
“可這兩項東西加來,可就是軍工產品了呀!”
“硬皮革製品背後的工藝,與皮甲製造工藝如出一轍。”
“鐵藝製品背後的工藝,也與鐵甲製造工藝如出一轍。”
“這兩項工藝加起來,那就是硬皮革為內襯,魚鱗甲和山紋甲為外表的‘明光鎧’!”
“除此之外,還能製造防禦效果明顯的馬甲!”
朱元璋說中他們的真實意圖之後,幾人當即就麵露明顯的心虛之色。
朱元璋看著一臉心虛的北元商人,當即就大大方方的冷聲一笑。
緊接著,他又在瞥了他們一眼之後,一臉好奇的說道:“咱很想問你們一個問題。”
幾人見這位‘郭將軍’,一點不給麵子的拆穿了他們,本就很是惱火。
現在還要問他們問題。
可他們作為求人的一方,也隻有表示知無不言。
畢竟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伺候好了這位大爺,他們才有那麼一點成事的機會。
朱元璋見幾人點頭,這才眯著眼睛問道:“咱很好奇,你們入主中原百年,卻不好好學中原的技術。”
“你們不僅不學,還要搞什麼退耕還牧!”
說到這裡,他又用儘是追憶之色的目光,看著南方說道:“本將軍早年曾追隨徐達大將軍作戰,途經洪澤湖一帶。”
“那裡本是魚米之鄉,可你們為了放牧,卻把地圈了做馬場。”
“把人殺了丟在地裡,那草長得之茂盛,一直延伸到廢棄民房的炕上。”
“盛夏七月,四野鬼火,卻陰寒刺骨!”
朱元璋在說到‘陰寒刺骨’四個字之時,真就是恨得差點咬碎了後槽牙。
此刻的朱元璋,雖然披著‘郭老爺’的皮,但他的內心卻是純正的朱元璋。
他是真的很想有機會,問一問北元的當權者,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想到這裡,朱元璋直接就一臉認真的看著他們問道:“現如今,被當朝陛下趕出關外了,得到了你們夢寐以求的遊牧生活。”
“可你們又為什麼拚了命的,套中原的的技術呢?”
“你們派往中原的探馬軍司,更是巴不得把技術全部抄襲回去。”
“還有你們,還以商業合作的名義來套技術。”
“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你們當年拚命進取,不搞什麼四等人製度,全部一視同仁。”
“根本就不會存在,如今的大明皇帝!”
此刻的朱元璋沒說假話,他說的絕對是毫無半句虛言的實在話。
其實,他沒那麼偉大。
他這個大英雄,其實就是被一步一步的逼出來的。
他從未想過當什麼大英雄,他隻想活著,有吃有喝的娶妻生子。
他隻想幸福的活一輩子。
兒時的他,又哪裡懂得‘驅逐胡虜’的大義。
甚至,他連驅逐胡虜的概念都沒有。
如果不是蠻元殘暴剝削,讓他一家老小沒了活路,他就不會走這條九死一生的英雄之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時,看著這一幕的林昊,也是當即麵露滿意之色。
其實,他們的意圖,簡直不要太過明顯。
他這麼一個跟朱元璋混那麼久的人,要是連這都看不出來,那就真的是白混了。
真正讓他林昊滿意的,還是他‘郭老爺’的實誠。
要知道大多數的開國帝王,在成功之後,都會把自己包裝成為一個,從小就有大誌向的‘勵誌標杆’。
而效忠皇帝的那群人,也會跟著宣揚這位開國帝王的‘從小勵誌’。
很明顯,這位‘郭老爺’自始至終,都是朱元璋的腦殘粉。
可他作為朱元璋的忠實腦殘粉,他都敢當著異族的麵,說他朱元璋不偉大。
他這話雖然沒有明說,朱元璋是被逼出來的英雄,但卻與明說無異。
由此可見,朱元璋在麵對他們之時,就從未把自己包裝成什麼,從小就有大誌向的勵誌標杆,而是實打實的說自己是逼出來的英雄。
就憑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想到這裡,林昊就又想到了,朱元璋值得他肯定的一點。
朱元璋治國這方麵,確實不太行。
可他在民族問題的處理上,卻當得起‘大帝’二字。
朱元璋深知前元覆滅的根本原因,就是大搞歧視政策,所以他就一視同仁。
不論是漢家百姓,還是自前元開始,就入關定居的蒙古人和色目人,隻要有大明的籍貫,就是他朱元璋的子民。
在政策待遇上,全部一視同仁。
當然,為了促成大明一家親的局麵,他還是規定,定居大明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不允許本類嫁娶,隻可與漢家兒女結親。
此舉既沒有了歧視政策所帶來的仇恨矛盾,又加快了大明一家親的進程,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也就在林昊如此思索之時,馬皇後也從林昊那瞄準朱元璋的,滿意的目光之中,得到了讓她滿意的消息。
“果然,我家重八還是有他欣賞的地方。”
“隻要足夠真誠,就可以了!”
想到這裡,馬皇後就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原因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