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
陽光透過橡樹的葉片,斑駁地灑在農科院的小徑上,蘇澈帶著對農業科技的濃厚興趣,踏入了這座科研的殿堂。
他此行的目的是了解農科院對於提高大豆產量的最新研究成果。
前天晚上打過招呼,所以很快就有人來親自接待蘇澈!
這人便是農科院的院士周天!
在院士周天的陪同下,蘇澈首先來到了農科院的實驗田。眼前是一片綠油油的海洋,大豆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宛如波光粼粼的綠色水麵,閃爍著生命的光芒。
葉片上還掛著幾顆晶瑩的露珠,猶如珍珠般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周天院士邊走邊向蘇澈介紹:“其實鷹醬的製裁對於我們來說,影響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我們一直致力於通過基因改良技術來提高大豆的產量和抗病性。經過數年的努力,我們已經篩選出幾個極具潛力的基因變異株,它們在初步實驗中表現出了顯著的產量提升。”
對此!
蘇澈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見狀,周天院士介紹道:“我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麵。”
“一是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精準修改大豆中的產量相關基因,以提升其光合作用效率和營養吸收能力。”
“比如,我們曾經成功改良了一種名為gsultr2;1的基因,這個基因負責調控大豆對硫元素的吸收。硫是合成蛋白質的重要元素,通過改良這個基因,我們使大豆的硫吸收效率提高了30,從而顯著增加了大豆的產量和蛋白質含量。”
“二是研究大豆與根瘤菌的共生機製,通過優化這種共生關係,提高大豆的固氮能力,從而減少對外部氮肥的依賴。”
周天院士還特彆提到了一項最新的實驗成果:“我們最近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因變異,它能夠顯著提高大豆在乾旱條件下的存活率和產量。
這一發現對於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具有重要意義。”
蘇澈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對這些前沿的科研進展感到驚歎。
在參觀實驗田的過程中,蘇澈注意到一些大豆植株長得特彆茂盛,而另一些則略顯矮小。
周天院士解釋說:“這些長得特彆茂盛的大豆植株,是我們最新培育的基因改良品種。它們不僅產量高,抗病蟲害能力也更強。”
“而那些略顯矮小的植株,是我們用於對比實驗的普通品種。”
“通過對比實驗,我們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基因改良帶來的顯著效果。”
他們繼續深入實驗田,周天院士指著一片特彆茂盛的區域說:“這裡是我們最新的實驗區,我們在這片田裡嘗試了一種新的種植方法,通過調整種植密度和施肥策略,使大豆植株能夠更有效地利用光能和土壤養分。”
蘇澈蹲下身,仔細觀察這些大豆植株,發現它們的葉子更加厚實,顏色也更加鮮亮。
蘇澈又注意到實驗田的另一頭有一片被隔離的區域,好奇地問:“那邊是什麼特殊的大豆嗎?”
周天院士微笑著回答:“那是我們正在進行的有機大豆種植實驗,完全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通過自然方式和生物防治技術來維護大豆的生長。這不僅提高了大豆的品質,也更加環保。”
他們繼續向前走,來到一個裝有傳感器和自動灌溉係統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