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國際上甚囂塵上的質疑聲,蘇澈與團隊緊急商議後,做出了一個大膽且極具說服力的決定——在月球發射一艘宇宙飛船返回地球,以鐵一般的事實向全世界證明月球發射場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所以他們第一時間就發布了公告,將麵向全網直播這一次發射宇宙飛船的計劃?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瞬間在全球範圍內引發軒然大波,無數人懷揣著緊張與期待,目光聚焦於月球。
在月球發射場,各項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技術人員們對即將發射的宇宙飛船進行了全方位、細致入微的檢查。
他們身著特製的宇航服,在低重力環境下靈活穿梭於飛船的各個部位。
從飛船的動力係統,到導航設備;從生命維持係統,到通訊裝置,每一個零部件、每一項功能都經過反複測試與確認。
負責動力係統的工程師們,猶如一群嚴謹的醫生,對推進器的燃料管道進行著精密的“診斷”。
他們雙手緊握著高精度的檢測儀器,眼睛緊貼著目鏡,不放過任何一處可能存在的隱患。
燃料管道的每一寸焊縫、每一個連接處,都在他們的仔細排查下無所遁形。
他們不僅要確保管道沒有絲毫泄漏,還要檢測其抗壓能力是否達標。
在低重力且充滿輻射的月球環境中,任何細微的瑕疵都可能在發射過程中引發災難性後果。
燃料加注環節更是容不得半點馬虎。
工程師們站在巨大的燃料儲罐旁,眼神專注地盯著控製麵板上不斷跳動的數據。
他們嚴格控製加注量和加注速度,每一個數據都精確到小數點後多位。
為了確保燃料加注的準確性,他們不僅依靠先進的自動化設備,還會進行人工複核。
哪怕是極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影響飛船的飛行軌跡和速度,進而危及整個發射任務的成功。
與此同時,導航團隊則在飛船的控製艙內,全神貫注地反複校準飛船的導航係統。
他們麵前的屏幕上,布滿了複雜的星圖數據和月球定位信息。
每一個坐標的輸入,都經過了多次核對。為了確保飛船在茫茫宇宙中能夠準確找到返回地球的路徑,他們不僅采用了最先進的衛星導航技術,還利用了月球上的特殊地標作為輔助參照。
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偏差,團隊還精心設置了多套備用導航方案。
他們模擬了各種可能出現的故障情況,如衛星信號中斷、導航設備故障等,並針對每種情況製定了詳細的應對策略。
這些備用方案就像是給飛船上了多道保險,確保它在任何複雜情況下都能朝著地球的方向前行。
蘇澈站在發射場的指揮中心,密切關注著每一個環節的進展。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自信,儘管麵臨著巨大的壓力,但他對此次發射充滿信心。
指揮中心內,工作人員們忙碌而有序,各種儀器設備閃爍著指示燈,不斷傳來數據反饋。
通訊設備裡,不時傳出技術人員之間的交流聲,他們彙報著各自負責區域的檢查情況,聲音中帶著緊張與期待。
發射當日,月球表麵一片寂靜,隻有發射場周圍的設備發出輕微的嗡嗡聲。
直播鏡頭全方位地捕捉著現場的每一個畫麵,將緊張的氛圍傳遞給地球上的每一位觀眾。隨著倒計時的開始,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