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麵錦邊,環繞兜羅,萬種奇異圖案織成綺麗繡品。
八寶裝飾,束縛絲扣,金環束領,攀附絨扣。
佛天的大小,排列高低,星象的尊卑,分明左右。
玄奘法師緣分深厚,堪承受此寶物。
宛如極樂世界的阿羅漢,超越西方的覺悟聖者。
錫杖叮當,九環相擊,毗盧帽映照,極為豐厚。
的確是佛子,非虛傳,勝過菩提,真實無誤。
當時,文武百官在階前鼓掌喝彩,太宗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於是命令法師披上袈裟,手持寶杖,並賜予兩隊儀仗,許多官員跟隨送出朝門,指示他沿大街行走,前往寺廟,就如同狀元高官外出顯赫一般。
玄奘再三拜謝,沿街行走時,長安城內,商販坐賈、公子王孫、墨客文人、大男小女,無不爭相觀看、稱讚,紛紛說:“好個法師!真是活羅漢下降,活菩薩降臨。”
玄奘直到寺廟,僧人們趕來迎接。一見他披上袈裟,手持錫杖,所有人都認為是地藏王菩薩降臨,各自歸依,侍奉左右。玄奘上殿,點燃香火,禮佛並述說聖恩,眾人各自回到禪座。
又不覺太陽西墜。正是那:
日落煙霧迷漫草木,帝都鐘鼓初鳴。
三聲鐘響,斷了行人步伐,街道前後寂靜。
寺廟內輝煌燈火,孤村冷落無聲。
禪僧入定,理殘經,正是煉魔養性的好時機。
光陰如指尖流逝,七日正會的時光到來。玄奘再次向唐王上表,請求拈香。此時,善聲充滿天下。太宗親自排駕,率領文武百官、後妃國戚,早早趕往寺廟。全城的百姓,不論貴賤大小,紛紛前來聆聽講法。
菩薩與木叉說道:“今天是水陸正會,一七繼七七,足矣。我和你混在人群中,一則看看會場如何,二則看看金蟬子是否有福穿我的寶貝,三則也聽聽他講的是哪一部經典。”
兩人隨即進入寺廟。果然是緣分使然,遇見了舊相識,般若歸本,法門依舊。進入寺廟後,真是天朝大國,遠勝裟婆;超過隻園舍衛,甚至不亞於上刹招提。
那一派仙音震天,佛號響徹。菩薩走到多寶台前,果然是金蟬的智慧相。
詩曰:
萬象澄明,絕無塵埃,
大典玄奘坐高台。
超生孤魂悄然到,
聽法高流,市上來。
施物應機,心路遙遠,
出生隨意,藏門開。
對看講出無量法,
老幼人人放喜懷。
又詩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