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極其高大,懸崖層層陡峭。
高大險峻的山峰峻嶺,層層高懸削立的深壑崖穀。
青色的苔蘚碧綠的蘚草鋪滿陰冷的石頭,古老的檜樹高大的槐樹形成大片樹林。
樹林深處,能聽到幽禽的叫聲,聲音巧妙婉轉實在值得吟誦。
山澗內的水流如同傾瀉的美玉,路旁的落花好似堆積的黃金。
山勢險惡,難以行走,十步之中沒有半步是平的。
狐狸和麋鹿成雙成對相遇,白鹿和玄猿兩兩相對迎接。
忽然聽到老虎的長嘯讓人膽戰心驚,仙鶴的鳴叫震耳欲聾直透天庭。
黃梅紅杏可以供人食用,野草閒花不知道名字。
師徒四人進入山中,緩慢行走了很久,過了山頭,下了西坡,是一段平坦的地方。
豬八戒賣弄力氣,讓沙和尚挑著擔子,他雙手舉起釘鈀,上前趕馬。
那馬更不怕他,任憑那呆子“嗒笞笞”地趕,隻是緩慢行走不加快。
行者說道:
“兄弟,你趕它乾什麼?”
“讓它慢慢走就行了。”
八戒說道:
“天色將晚,從上山走了這一天,肚子餓了,大家走快點,找個人家化些齋飯吃。”
行者聽了說道:
“既然這樣,等我讓它快走。”
把金箍棒一晃,喝了一聲,那馬掙脫了韁繩,像飛箭一樣,順著平坦的路向前跑去。
你說馬不怕八戒,隻怕行者是為什麼呢?
行者五百年前曾受玉帝封在大羅天禦馬監養馬,官名叫弼馬溫,所以流傳到現在,凡是馬都懼怕猴子。
那長老拉不住韁繩,隻能緊緊扳著鞍橋,讓它放開韁繩跑了一路,跑了二十多裡開闊的田地,才慢慢緩行。
正走著,忽然聽到一陣鑼聲,路兩邊閃出三十多人,一個個拿著槍刀棍棒,攔住路口說道:
“和尚!往哪裡走!”
嚇得唐僧戰戰兢兢,坐不穩,從馬上跌下來,蹲在路旁的草叢裡,隻喊:
“大王饒命!大王饒命!”
那為首的兩個大漢說道:
“不打你,隻要把盤纏留下。”
長老這才明白,知道他們是一夥強盜,卻欠身抬頭觀看,隻見他們:
一個青臉獠牙欺負太歲,一個暴眼圓眼賽過喪門。
鬢邊紅發如同飄動的火焰,下巴下黃色胡須像插著針。
他們兩個頭戴虎皮花磕腦,腰係貂裘彩戰裙。
一個手中拿著狼牙棒,一個肩上橫著扡撻藤。
果然不比巴山虎差,真像出水的蛟龍。
三藏見他們這般凶惡,隻得站起來,合掌在胸前說道:
“大王,貧僧是東土大唐皇帝派往西天取經的,自從告彆了長安,時間久了,就算有些盤纏也用光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