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頌宜捧著裝銀子的布袋,神色忐忑:“大人……”
張祖謙看出她的擔憂,道:“上報朝廷的事本官不會食言,這是本官代表庭州額外賞你二人的,收下吧。”
江頌宜這才開心道:“多謝大人!”
待交代完土豆種植諸事,已經到了戌時。
張祖謙讓管家安排馬車分彆送江頌宜和王全回家。
管家送兩人出門,剛到門口,就有一輛馬車匆匆駛來。
馬車剛在太守府門口停穩,一個身穿鎧甲的中年男子掀開簾子下車,腳步匆忙地往太守府裡走。
從鎧甲製式來看,是庭州當地的守城將軍,官職還不低。
見了管家,將軍連聲音都透著急切:“張大人可在府中?”
管家也看出將軍有急事,連忙道:“在,您請隨我來。”
說罷,他給江頌宜使了個眼色,示意她自行離開。
江頌宜點點頭。
乘坐太守府的馬車回到江家,江家人正為她的遲遲未歸擔憂,見她安全回來,眾人都鬆了口氣。
江頌宜將今日收成土豆送到太守府,太守大人答應上奏朝廷為全家脫奴籍一事告知眾人。
眾人一時間被這個巨大的驚喜砸懵了。
江懷川最先回過神來:“頌宜,敢情你種地不是為了賣糧種,而是為了全家脫奴籍?”
“對。”江頌宜又道,“不過大家彆高興得太早,在朝廷同意咱們全家脫奴籍的旨意下來之前,這件事還是未知數,切記,不可到處張揚。”
被她這麼一說,大家紛紛收斂狂喜的心情,點頭作保證:“一定。”
“好,我們知道了。”
交代完畢,江頌宜連臉都來不及洗,回房打開銅鏡,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盛徐行。
“畝產四千七百多斤?”盛徐行驚訝道,“比我想象中高產。”
“是四千七百九十三斤。”江頌宜強調道。
她將張祖謙賞下的銀子拿出來,一分為二,鄭重其事地將五十兩銀子遞過銅鏡,“盛公子,多謝您,給了我們全家脫奴籍的希望。”
如果沒有盛徐行,江家早在流放路上就覆沒了。
就算艱苦抵達庭州,如今也是在苦苦熬日子,連活下去都很難,更彆提脫奴籍了。
江家能有今日,全仰仗盛徐行。
麵對江頌宜送過來的“感謝費”,盛徐行沒像之前那樣推拒,而是痛快收下:“不全是我的功勞,你自己也爭氣。”
流放路上為江家投遞吃食,確實是盛徐行一時心軟,不忍拒絕一個十幾歲小姑娘想要為全家謀一條活路的請求。
後來見識過江頌宜的勇敢機智,他才萌生出想要“養成”這家人的心思。
如果江頌宜沒有這份擔起全家生計和未來的心計和智慧,他就算想幫也無處下手。
光靠他投遞過來的物資是能保證江家人不會餓肚子,但長久以往,以江家人罪奴的身份,不僅無法在庭州安生活下去,反而會因為種種異常引起懷疑,死得更快。
“不管怎麼說,您是我們全家的大恩人。”江頌宜心生向往,“待我們全家脫了奴籍,不再因為身份束手束腳,我一定好好報答您的大恩大德!”
喜歡抄家流放後,我拐個京圈太子爺做夫君請大家收藏:抄家流放後,我拐個京圈太子爺做夫君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