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頌宜一怔。
“我這裡的小說種類可多了,還根據不同的受眾分出很多類型,上到七老八十的老翁,下到牙牙學語的兒童閱讀的書籍,我這裡都有。”
盛徐行說著,打開某寶頁麵,隨便輸入幾個關鍵詞,然後把頁麵上跳轉出來的花花綠綠的書籍封麵給江頌宜看,“你看看這種。”
江頌宜想起盛徐行所在的時空用的簡體字,以及橫向排版,犯了難:“您那邊的文字跟我這裡不通用……”
盛徐行也才想起這一茬,拍了拍腦門:“差點忘了這個。”
他在某寶搜索關鍵詞前麵加入“x灣版”,這回跳出來的出版物不僅是繁體,很多都是豎向排版。
盛徐行把電腦投送過銅鏡給江頌宜看。
江頌宜仔細看過詳情頁,點點頭道:“這個好。”
“那你先做個市場調查。”盛徐行道。
江頌宜不解道:“何為市場調查?”
“就是庭州有多少人,男女老少各占比例多少,買得起書的人又有多少,我們再根據這個比例決定進哪些貨。”
江頌宜明白了:“好,我明日就讓二叔去做調查。”
兩人又聊了一些關於書齋裝修布局之類的事,直到夜深了,江頌宜才關了銅鏡睡下。
第二天,江家眾人起了個大早,忙碌起來。
江元盛送江景臣去私塾上課。
白令容把江懷川揪起來,出門采買新家要用的柴米油鹽,添置日用品。
江韞玉出不了門,默默拿了掃帚打掃院子。
江元柏則挎著書箱出門,去書齋辭職。
餘下的女眷用過早食,去新店為開張做準備。
刷刷洗洗,采買食材,到了下午,牌匾行的人送來預定的牌匾。
“江記小吃”的招牌掛上門樓——
一開始江頌宜提出要給小吃店取名“江記小吃”時,遭到全家反對,覺得這個名字太土了,不上檔次。
眾人各抒己見,取了不少類似於“君子台”“芙蓉醉”“雲客渡”“江南岸”的名字,聽起來就高端大氣上檔次。
江頌宜照搬了盛徐行給出的解釋:“這些名字好聽是好聽,但你們設身處地想想,換成我們剛來庭州那會兒一窮二白的樣子,看見路邊有家名為‘江南岸’的食肆,你們心中第一個念頭是不是這裡麵賣的東西肯定很貴,不敢進去消費?”
大家都是一愣。
“我們賣的是幾文錢一碗的奶茶,十幾文錢一個煎餅果子,二三十文一碗的麵,以後可能會開發更多的小吃種類,但目前全店就沒有單品超過一百文的東西,小吃店對標的客戶就是低收入群體,咱們把噱頭抬得那麼高,會嚇跑本來想消費的人群。”
江家人順著江頌宜的思路仔細一想,是這麼個道理。
於是簡單粗暴的“江記小吃店”牌匾就定下了。
忙忙碌碌準備了三日,一切就緒,“江記小吃店”開業了。
開業當天,家中所有人都到店裡幫忙,就連馮玉珠都換了身輕便的薄襖子,到後廚幫忙燒火。
有之前在城門口積攢下來的口碑和客戶群體,加上開業前三天半價的優惠噱頭,新店開業第一天,客人絡繹不絕,店門口排起長隊。
喜歡抄家流放後,我拐個京圈太子爺做夫君請大家收藏:抄家流放後,我拐個京圈太子爺做夫君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