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兩?”張祖謙皺眉。
他想過拖拉機不便宜,但沒想到會這麼貴。
多少農民三代人加起來都掙不到五千兩銀子。
“對,而且買來之後,還需要往機械裡麵灌一種叫‘汽油’的東西,它才能驅動起來,汽油隻有外邦才有,價錢也不便宜,一台拖拉機乾上一天活,至少要燒二三十兩銀子的汽油。”
張祖謙:“……”
一戶農民家有五個勞動力,全家合種一百畝地,忙上半年也隻能在溫飽之餘掙上十多兩銀子。
這拖拉機乾一天活要燒二三十兩銀子,如此昂貴的價格,彆說農民買拖拉機不劃算,就算是朝廷也供養不起。
見張祖謙一臉被勸退的表情,江頌宜悄無聲息地鬆了口氣。
她誇大拖拉機和汽油的價格,就是想勸退想買的人。
這些機械大多是用汽油做燃料,盛徐行所在的世界的燃料倒是不少,但屬於國家限製采買物品。
少量購買倒是沒什麼,若是長期大量購買了投送過來給她,會給盛徐行惹來麻煩。
張祖謙很快打消了要購買拖拉機和上報朝廷的念頭,他折返回地裡,又看了一會兒江元盛駕駛拖拉機。
也許是出於男人對鋼鐵機械天生的感興趣,張祖謙叫停了江元盛,提出想上車試試駕駛拖拉機。
江元盛痛快答應了,讓出位置,還教了張祖謙簡單的操作。
張祖謙啟動拖拉機後,歪歪扭扭地玩了兩圈,興奮得額頭上都出汗了。
江頌宜無奈地看著在拖拉機麵前秒變小朋友的兩個大男人,搖搖頭,轉身回家去了。
一連幾天,城外的田埂上每天都圍滿了看熱鬨的人。
而江元盛早出晚歸,每天都乾勁十足,晚上回家後挑燈夜讀,研究各種作物的種植教程,再把需要用到的肥料農藥等東西擬成單子交給江頌宜,由江頌宜到盛徐行那處“進貨”。
地裡的事交給江元盛後,江頌宜抽時間去人牙子那處,買回了十個奴仆。
奴仆經過培訓後,補充到食肆、書齋和家中各處。
期間,書齋發生了一件事——去年江元柏把書齋中的書籍以極低的價格批發給路過的商隊,由他們帶往中原各處售賣。
並承諾若是賣不出去,明年他們出關時經過庭州,可以來找他原價退貨。
五月份時,書齋來了一個商隊,以批發的價格搬空了書齋中所有的現貨書籍,連展示本都沒放過。
商隊走後,整個書齋都空了,平日裡來看書的客人無書可看。
江元柏緊急擬了進貨單子交給江頌宜,催她趕緊進貨。
江頌宜意識到這些書籍在中原可能賣爆了。
讀書人之間時常有聚會,口口相傳小道消息的速度僅限於專業的情報機構,江頌宜有預感,書齋在不久的將來會迎來進貨熱潮。
意識到這一點,她在轉交給盛徐行的進貨單子數量上加了五十倍的數量。
過了幾日,盛徐行把書投送過來時,百萬冊書籍直接裝滿了三個大倉房。
江頌宜沒猜錯,半個月後,陸陸續續有商隊來到庭州,四處打聽江記書齋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