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顧家老宅出來,盛徐行立刻開車回家,打開銅鏡,把自己從《靖國誌》上看到的內容和由此衍生的猜測告訴江頌宜。
江頌宜聽完後,眉頭深深地皺了起來。
有可能延續兩年以上,甚至是讓大晟就此消亡,改朝換代的災難……
那麼這場天災涉及的就不隻是庭州,而是整個大晟了。
江頌宜沉默了許久,像是下定了決心一般,對盛徐行道:“盛公子,想要乾預這場天災,光靠你我的力量是不夠的,要是不想看到大晟遍地餓殍,我可能得主動暴露銅鏡的秘密,向手握重權的人尋求幫助了。”
盛徐行理解她的做法,點頭道:“蕭秉寧和張祖謙,你打算選誰作為盟友?”
江頌宜再三斟酌後說:“蕭秉寧。”
毫無疑問,被她排除在外的張祖謙是個正直,且一心為國為民的好官。
從他向自己表達了好感,自己拒絕後他便沒再糾纏就能看得出來,張祖謙是個絕對意義上的好人。
可也因為張祖謙太過正直,江頌宜有種預感,如果這場天災爆發時大晟兜不住,那張祖謙有可能將她作為大晟最後的底牌上交朝廷,逼著她來救世。
江頌宜不是不願意拯救萬民,相反的,在能力範圍內,她很樂意為百姓做點什麼。
可如今高坐朝堂那位當權者不是省油的燈,銅鏡的秘密暴露後,巨大的利益有可能會讓她和江家,以及銅鏡那頭的盛徐行被榨乾最後一絲利用價值。
她不願意變成當權者手中牟利的棋子,特彆是這位當權者還冤枉了她的祖父和父親,將整個江家流放到庭州。
而蕭秉寧這個人雖然看起來吊兒郎當,平時沒個正形,但和他做過幾次交易,江頌宜大概能看出此人的秉性——正直,講義氣,明是非。
如果能跟蕭秉寧達成合作協議,他會為自己保守秘密的。
“我也選蕭秉寧。”盛徐行說,“那咱們安排起來吧。”
次日傍晚,江頌宜帶著兩頂帳篷,和江元盛江懷川一起,趁著城門尚未關閉,去了城外。
他們出城不久,身後的庭州城門緩緩關上。
隨著日頭西沉,田間勞作的老農紛紛扛著鋤頭回家。
江頌宜帶著江元盛和江懷川,沿著乾涸的河流往上走,一直走到那片幾乎快要完全乾涸的池塘前才停下腳步。
此時天將暗未暗,四周已經沒有人煙了,江懷川和江元盛立刻打開帳篷,在距離池塘不遠處搭了起來。
一個時辰後,天黑透了。
江頌宜一手抱著銅鏡,一手打著手電筒,身後跟著手持電棍和電擊器防止夜間出現野獸的江懷川江元盛,出現在池塘邊上。
“盛公子,我這邊準備好了。”江頌宜對銅鏡那頭的盛徐行說。
盛徐行此時正站在寧城外的嵐江邊上,江頌宜能聽見他那頭傳來嘩嘩的水聲。
“好,你把鏡麵對著池塘,咱們試試能一次性傳送多少水過去。”
“好的。”
江頌宜把手電筒交給江懷川,雙手抱住銅鏡,將鏡麵朝向池塘,隨著盛徐行一句“來了”,大量的水跟泄洪一樣從銅鏡中奔湧而出,傾泄進池塘裡。
江頌宜猝不及防,被強大的水流衝擊力一震,身形晃了晃,險些抱不穩銅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