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11月28日夜,廉州府發生一起驚天大案,一處民宅半夜失火,燒死吳飛、賀進財等人一共十七人。
附近遍撒傳單,上麵刻印:販賣鴉片傷天害理守護鄉民替天行道。
廉州知府馮廣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組織救火,在火場內發現死屍十七具,仵作現場檢驗屍體,十七人有十人身體帶傷,還有七人因屍體燒毀不成型,無法辨彆。
馮廣生手捏傳單,看著傳單左下角一朵蓮花刻印,不禁眉頭緊皺。
當即下令,封鎖火場,封鎖消息,轉移屍體,收繳所有傳單。
當晚,馮廣生連夜帶著護衛趕往廣州,進了廣州之後,進了廣東巡撫衙門。
四日後,馮廣生回到廉州城,宣布該案係兩夥賊人因分贓火並,然後放火,縣城檢出死屍四具,身份不明,列為懸案追查。
與馮廣生一起到廉州府的還有廣東巡撫衙門的刑名幕公差、廣東按察使衙門的捕快、仵作。
三方人馬追查一個月,除了查出凶手是打開下水道的鐵柵欄進出廉州府城的以外,一無所獲。
廉州府衙門、廣東巡撫衙門異口同聲為普通案件,列為追查,不上報朝廷。
因為需要欽州協查,孟一昳在按察使衙門的捕快口中獲得此案的真實情況,心中不由得暗暗震動,這夥妖人,真下得了手,十七條人命。
自己當初幸虧沒有試著抵觸他們,不然自己早已在黃泉路上奔走多時了。
傳單上一枚小小的蓮花刻印,便讓廣東巡撫府和廉州府衙門頭疼不已,無論定為殺死十七個鴉片走私犯的案件還是牽涉到教派案件,隻要報到了刑部,那必然直達天聽。
無論涉鴉片,還是涉教派,後果都是龍顏震怒的後果,隻有瞞,瞞下來查,但查不出來,隻能默不吱聲。
廣東的官員現在都有一個心思,彆引起朝廷的注意,廣東真的折騰不起了。
一次性死了十七個人,吳飛身後的鴉片走私集團也開始猶豫,一方麵在通過各種渠道打聽查訪,一方麵暫時停止了鴉片買賣向粵西擴張的步伐。
防城縣也被探訪過,李九章根本對此事一無所知,在他的認知裡,沈雲峰做不來這樣的驚天大案。
無論鴉片走私集團的人,還是官差,麵對橫亙在廣東和廣西之間的十萬大山,也都望而止步。在他們看來,蠻夷怎麼會乾這種事,他們都是山上的虎狼,也隻限於山上。
眼看著要過年了,各路人馬也查不出什麼,也都隻能撤回去,這卷宗便扔進了檔案裡。
隻有孟一昳猜到了這件驚天大案可能是沈雲峰做的,但他並不想去驗證,也輪不到他驗證。他覺得很好,這件驚天大案之後,鴉片商人也不來欽州了,他可以把心思放在商號上了。
作為從五品的官員,他手中的資源和人情網絡自然遠勝於李九章,當玻璃生意在廣州開張,他發現這不是做生意,這就是一件彎腰撿錢的事情。
於是,他很聰明,商號的股東裡麵增加了廣東的一位三品大員家的親戚,還有京城裡一位商人,這世道,有時候你遇上彎腰撿錢的事情,後麵得有人看護你的屁股。
這一年,沈雲峰記得廣州簽訂了《虎門條約》,將《南京條約》具體化了,清朝已經危險了。
大清亡不亡,跟自己一毛錢關係沒有,但自己目光所及,能力所至,鴉片是不可容忍的,這是後世中國人骨子裡受到的教育。
這一年,“豐南號”的收入已經可以說相當豐厚,賬上已經有了二十多萬兩白銀,糧食已經開始結餘的可以建立戰備糧倉了,就目前而言,經濟上,已經不用沈雲峰去煩太多的神了。
“豐南號”整體的規模又上了一個規模,如果說以前“豐南號”的成立隻是個骨架,現在已經開始豐滿了,有了血肉了。
過年前,沈雲峰召開了一次會議,要求各部按照各自規模提拔一批乾部,加強各部的組織領導。按照基層先配備,留下成長空間的思路進行配備。
於是,在臘月裡,一批柏家村子弟和瑤人,甚至土匪走上了“豐南號”的領導崗位,工資得到了提升,權力和責任也得到了明確的劃分。
提拔的人隻論知識水平,能力大小,不論年齡、出身和性彆。
車間主任可能隻是一個大字不識的瑤人婦女,但她能夠組織起一批人從事生產,哪個婦女若是偷懶耍滑,她眼睛一掃就能扣掉她的幾文“代銀券”。
工程師可能隻是畢業才兩年還沒到二十歲的娃兒,但是他能夠在他的廠子裡組織技師們不斷改進產品。
目前的規模,沈雲峰儘可能的把中層乾部的崗位都空著,讓各部部長直接領導基層乾部,給未來的發展留下空間。
後世的大公司病和官僚主義,沈雲峰知道難以避免,但他希望儘可能晚一些再出現。
一批人的升職既引發了新的一輪創業的熱情,也引起了一些小的矛盾。這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無論矛盾大小,在過年前,都能處理穩妥。這其中,既有“豐南號”還沒有裙帶之風氣,也因為民智未開化的原因。在原始社會和封建社會混雜的十萬大山,大部分人對於權力還是處於服從的習慣。
無論是去商務部還是工業部,大家都發現了顯而易見的捷徑,那就是要去學堂讀書,能認識字,學會了技術,就有可能走進升職的通道裡。
但若年齡超過了進學堂的要求,那麼,最好的捷徑就是進入安保部,憑個好身手去搏一個升職。
倘若這兩條路都沒法走,那就好好做工,把娃兒送入學堂裡學習,自己不行,就培養娃娃。
此時的“豐南號”就像剛剛展開身腰的小樹,在春天裡,一天一個模樣,不斷長出枝丫和樹葉。
隨著研發新產品的進程,從研發中心的一個個項目研發小組開始,一間一間新的工廠從無到有,又從小到大。
缺乏有技術的工人和技師還仍然是“豐南號”的發展的主要問題,但,這隻有學堂和生產崗位聯合培養,急不得也快不了。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