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頭人推選的儀式沒有先例,但瑤人習慣性熱鬨,尤其是在盤王節這樣的節日裡。
所以,這些頭人想出來的花樣還都是繁瑣複雜的。
但此時大家都知道,掌握話語權的是黃興發,這個得黃興發定奪。
黃興發很享受這種被那麼多頭人注視期盼的感覺,曾幾何時,赤腰瑤寨作為外來戶多麼落魄,自己的父親爺爺肯定想不到赤腰瑤寨在十萬大山居然有著這麼一天。
享受了一會兒這種感覺後,黃興發還是很清醒的記得沈雲峰的叮囑:從簡。
他記得上次沈雲峰宣布一係列任命的情景,就是搭個台子,然後宣布那些任命,就借鑒這個。
他於是語重心長把沈雲峰愛惜糧食,要省下辦儀式的錢用來給瑤人修路的偉大情懷先鼓吹了一下。
然後他舉出以前那樁例子,胡金高和洪阿七也點頭表示確實是這樣,沈總不太愛花哨的儀式。
台子還是要搭一個起來,再簡單也得有個儀式的樣子。
既然是總石牌頭人,總得立一個石牌,但是黃興發心裡清楚,沈雲峰根本就不是瑤人,立個石牌管屁用。
他想了個點子,各個瑤寨在自己寨子選一塊石頭,集中之後,將石頭黏在一起做個信物,到時候敬獻給總頭人。
儀式由黃興發來主持,馮阿龍作為瑤寨的代表,將推選沈雲峰作為總頭人的決定宣讀一下。
然後邀請沈雲峰登台,接受二十個瑤寨敬獻信物,也就是20塊石頭壘起來的石柱。
敬獻信物之後,邀請沈雲峰發表講話。
然後就宴請各個瑤寨的來人。
各個瑤寨來人限定為三人以下,否則宴請的花費太多了,也不符合沈總關於節儉的指示。
當然,鳴火銃這個儀式還是需要的,畢竟是這麼重要的場合,再說,“豐南號”也不缺這玩意。
眾位村老都覺得這樣的儀式還是太簡單了,配不上十萬大山的總頭人,但是隻有黃興發知道沈雲峰的意思,所以,也隻能以黃興發說的為準。
穿越過來的八人團知道這事以後,覺得挺好玩的,咋混的就混成瑤人的瑤王了。
最感興趣的就是田虎,覺得沈雲峰成為“瑤王”了,以後征召安保隊員就更方便了。
各族的節日其實都是差不多,都是在收獲季節之後,這時候有糧食人又閒了,最適合弄點節日啥的。
收獲季來了,去年的凍雨雖然造成了災害,但是凍死了不少害蟲,所以今年是個豐收年。
加上“豐南號”不遺餘力的幫助瑤寨壯寨改良農業,十萬大山迎來了大豐收。
山上瑤寨因為使用種子和農業技術分成給“豐南號”糧食絡繹不絕的向“豐南號”送去。
山下基地收獲的糧食則絡繹不絕的向三島送去,那邊還要向海外的美裡基地運送,所以,糧食這玩意還是不嫌多的。
大致的糧食產量出來之後,沈雲峰感覺還是要在山下拓荒,再增加幾百畝水田,糧食結餘不夠,必須像後世那樣,要有戰備糧。
糧食收上來,也就到了農曆十月十六日盤王節了,以往沈雲峰倒沒在意這個節日,但今年他要在這個盤王節上成為總頭人,也就特意去看了看。
果然,不管是十家瑤寨還是赤腰瑤寨,都是熱鬨非凡,而且因為赤腰瑤寨是外來戶,兩家的內容還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