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武器裝備事宜。
目前來說,笨重的大炮並不適合在美裡部署,假如遇上英國海軍,並不進行陣地戰,而是山地戰,遊擊戰,帶著大炮等於資敵。
但是迫擊炮這種靈活的小炮是要多帶上十幾門,適合在遊擊戰中使用。
火箭彈和手榴彈要多帶,在目前戰爭中,這是豐南號火力的優勢,方便攜帶又可以形成打擊優勢。
火槍要配備最新的後裝式紙殼彈的火槍,要統一製式,方便運送彈藥。
今後,除了團練這一塊留一些老式的火銃應付場麵以外,老式的火線引燃式和隧發式等等各種老式火銃看看能否交易出去。
後裝式紙殼彈火槍將作為目前列裝安保隊的定型武器,科技研發部目前火槍和彈藥的生產要定型,保證彈藥通用,零件通用。
科技研發部下一步關於火槍的研發也要明確了,就是銅殼彈的後裝式長槍,爭取一步到位研發來複槍。
現在機械條件已經足夠,有蒸汽機的動力足以壓延出銅片,車床也可以用足夠動力和刀具來車出膛線。
一旦銅殼彈問世那將徹底解決紙殼彈不防水的問題,那麼在熱帶地區,優勢將十分明顯。
另外,冷兵器也要製式,新列裝的火槍一律安裝軍刺,用於肉搏戰。
每個人都配備匕首,個人習慣使用砍刀的可以配備砍刀,習慣使用弓箭的可以配備弓箭。
個人護具可以準備一些藤甲和藤盔,但要靈活運用,防止對方使用火攻。
現在的冶煉水平還跟不上,頭盔這玩意還沒能造出既輕便又防護的成品。
工商部要儘快定標準,每一個安保隊員配備一個水壺和一個布包。確保行軍時候能喝上乾淨水,防止疫病。布包可以帶上單兵軍糧,可以臨時解決夥食問題。
農業部也要儘快製定單兵軍糧的標準,以紅薯乾、肉脯和魚乾這些脫水食物為主,定期供應美裡基地。
其次就是海上軍事支援的事。
劉永陸兩艘繳獲的海盜船已經改裝蒸汽機動力,一旦可以出航,要分批前去美裡試航。一旦需要形成海上力量支援的話,水文情況熟悉,方便作戰。
而且,與蘭芳共和國一旦對接上,軍火買賣可以實行的話,以海盜船的身份在海上交接是最好的方式。
劉永陸那邊要提供幾條小船給美裡基地,便於美裡基地在美裡河進出,以及在海岸線運送物資。
在外交上,首選和文萊國聯係,像婆羅洲已經存在的那些華人公司一樣,租借土地建設勢力。
其次是和當地領主聯係,在領主那裡租借土地建設。
再次,前兩條不能實現的話,就自己設立勢力範圍,打出一片地皮來。
原則上是不與布魯克的沙撈越國聯係,在英國人的背景下,未來發展會很受製約。
這些都是原則性,具體的由張大強在美裡見機行事。
財政部要拿出一萬兩白銀讓張大強帶到美裡用於買通貴族。
張大強要儘快與沈濤濤交接工商部的工作,沈濤濤接手後,要每兩月去一次美裡,一方麵熟悉美裡的建設情況,一方麵向張大強彙報工商部的工作,聽取張大強的意見。
美裡基地的大致安排基本討論結束,會議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沈雲峰隨後談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就是大家還是要集中精力要解決人力的問題。
一是足夠信任的人不夠多。武器裝備的生產和科技的研發都需要忠誠可靠的人,目前隻有柏家村和赤腰瑤寨的人可以用,擴大生產還需要大量的人力。
這一塊需要劉永陸從京族三島想辦法帶一些忠誠可靠的劉家人來。
另外還要從土匪、海賊和安南女這一塊發掘人才,他們一定程度上和“豐南號”前途命運捆綁在一起。
二是要加快山上瑤寨壯寨人員的融入,大部分不涉密的工作需要他們替代,他們也是安保部人員增加的主力軍。
平心而論,瑤人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尤其是山地戰,隻要經過正規訓練,會湧現出許多合格的士兵。
三是山下要儘快融入平地瑤和平地壯族,向西邊推進,招錄他們進入山下的工場和農場。
四是要加快教育的建設,必須通過教育提高識字率,從中發現人才,以後這些學堂就是小學,基地的學堂就是初中,以後還將建設中專。
五是美裡基地也可以在當地招募人力,但要異地使用,將那邊的人力運送到京族三島來。如果能在那邊華人中收攏到識字的和有技術的,隻要帶家小的,都可以輸送到基地來。
六是加快海賊們家小的運送力度,儘快將有願望在這裡生活的海賊他們家小接過來,使他們徹底融入“豐南號”。
說了這些,沈雲峰不由得歎了口氣,大清朝的戶籍製度太嚴格了,恰好在十萬大山這個上去,要不是有蠻夷這個空子,真的很難不顯山不露水的發展。
大家也都是同感,雖然現在在防城縣可以說是有李九章支持著,但是要出了防城縣,想弄些人口來,那是難上難。就算是乞丐、流民,按照大清戶籍製度,也很難跨縣域流通。
劉永陸也是感歎,京族三島現在一改造,安保隊和工商部的人員弄走了相當一部分青壯,現在打漁的青壯都很難保證了。
打漁不像農業,女的可以乾,都是需要青壯勞力去出海。
沈雲峰搖搖頭,糾正他說:“那是你們的風俗習慣而已,女的怎麼不能出海?”
不過,劉永陸提出的問題也需要考慮,京族三島的漁業還是糧食供應中的蛋白質重要來源,比養豬來的快。
所以,沈雲峰提出自己以前曾經想過的想法,搞海產品養殖解決當前三島也出現人力緊張的問題。
劉永陸一愣,啥,海上養殖?沒聽說過啊。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