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招攬林家兄弟
林家兄弟在美裡這裡停下的時候,發現這裡沒有華人,而且有美裡河這條河,於是就停下來看看。
他們在船廠工作,對木材識彆很有一套,在附近山上轉了轉,發現叢林裡適合造船的鐵力木不少,於是心想到文萊城還是要找同鄉借錢,不如在這裡開采木材,攢夠開小船廠的錢。
木材這玩意倒是不花本錢,但是開采也頗費力氣,兩家十來個男人需要全部上陣。另外就是要售出也麻煩,需要順著海岸線將木頭紮成木筏順著洋流送到沙撈越或者文萊城那邊。
這種運送靠洋流和人工劃槳,耗費時間長,所以,每年算下來,也將將比船廠工作好一點而已。
他們這才明白為啥那些華人公司不到這裡伐木了,無論沙撈越還是文萊城,附近都不缺雨林和河流,而且那裡工人多,更適合公司操作。
本想繼續去文萊城,但是這裡的木屋都建好了,家私也置辦了,又有點舍不得,漸漸也就想在這裡算了,這裡離城市遠,攢錢也好攢錢。
所以,這準備今年就讓兩家大兒子返回福建娶親,然後將媳婦就帶過來,直接就在這裡立足算了。
張大強就問林樹賢怎麼回福建?
林樹賢有些迷惑,心想你們商號跨洋做生意,這常識還不知道嗎?心想人家或許問的是福建的航路。
原來南洋的船隻想回中國,一般都在夏季成行,這時候刮偏南風,帆船才能從南洋到中國。要是下南洋,一般都是在冬季,從中國出發,然後到南洋各個國家。
所以,林樹賢的兒子要回福建要等到夏季的時候。那時候,會有很多船回廣東和福建,尤其是紅頭船船隊,會從文萊國或者蘭芳共和國或者西婆羅洲出發,成群結隊的回中國。
這些船隊不僅僅運回當地特產回中國,其中就包括名貴木料,也會帶客回中國。
在這個蒸汽機剛剛應用的時代,海運的主力——帆船還是要看天吃飯。
張大強雖然懂季風這個道理,但對南洋與中國之間的航運聯係並不太清楚,從路易斯那裡得到的知識,也僅限於歐洲商船來往於中國的航線。
張大強粗略的給林樹賢算了算賬,如果按照林樹賢家12個人口在“豐南號”工作,月薪加起來要超過他們木料生意的收入。
因為在“豐南號”工作的話,每個月都有薪金,而伐木銷售的話,受製於運輸和市場的季節性,大半年其實是沒有收入的。
對有技術的人來說,“豐南號”向來是有需求的,畢竟隱秘的發展到現在,在清朝的環境下,不敢明著招徠技工。
到了婆羅洲這裡,反倒沒有這個擔心了。
張大強想了想,決定試一試。“林兄,你們兄弟兩家靠伐木掙的有點少啊,還不如我們新南號的人掙得多。”
林樹賢一楞:“哦,張兄弟,你們新南號難道工錢很高?”
張大強點點頭說:“按照你們家人來算,大概可以都算是技工,收入肯定超過你們販賣木材的收入。”
“你們這麼辛苦的販運木材,還不如來我們新南號,我算了一下,你們全家都來的話,收入應該可以達到你們現在收入的1.5倍。”張大強說。
林樹賢倒吸了一口氣,這樣的工錢在婆羅洲也好,在老家也好,都拿不到這樣的錢,除非是當水手,而且是那種可以操帆的熟練工才差不多。
“敢問那貴商號是主要經營什麼?”林樹賢心想,這樣的商號得經營什麼來錢的營生才能發出這樣的工錢來。
張大強指指帶來的酒和茶葉說:“這酒、這茶葉,都是我們商號經營的,但這都是小生意。我們商號經營的生意很多的。需要各式各樣的技工。”
“林兄等你家人回來可以商量商量,如果願意的話,你家兩個孩子不需要等到夏天的紅頭船,下個月就可以跟我們的船回中國去。”張大強笑著說。
“隻要是商號的員工,我們都是免費的運送。”
“下個月?那西南風沒來,難道你們用的是......”林樹賢張大了口。
張大強點點頭,笑著說:“是的,是蒸汽機船,那個帆,隻是個擺設。”
“那假如我們加入貴商號,會讓我們乾什麼呢?”林樹賢此時有些心動了。
“乾什麼啊,我還沒想好。反正我們缺人的地方多,伐木也行,造船或許以後也行,搞銷售也行。這一點林兄放心,保證每個人都有工作崗位。”張大強擺擺手,意思這都不是問題。
看張大強這個氣魄,林樹賢明白了,人家商號不在乎多十來個人發月錢,看來是個很大的商號。
這對林樹賢家來說,確實是個很大的誘惑,自己兩兄弟家做木材生意,雖然落個自由,但是這錢確實不好掙,尤其是孩子們都要在海上劃木筏送木頭,風險也很大。
真的要是進了商號安安生生的做工能拿到那麼多錢,也未免不是一條路子。
不過,還要等兄弟他們送木頭回來再商量商量。
張大強把話題轉到了造船這方麵來。
說到造船,林樹賢話匣子就更加打開了,造船廠乾了十幾年,他已經算是船廠的大工了。
福建的造船業也十分發達,但是福建造海船的木料都是來自海外,主要是南洋,因為適合造海船的鐵力木福建附近已經很少了。
與其將鐵力木運回福建,不如在南洋造船這已經是行業內通行的規則。
所以,華人在南洋就地取材造船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
在南洋造好船然後再駛回中國,這已經是最符合商業邏輯的市場規則了。
原來如此,張大強這才明白,為什麼廉州、欽州一帶造船業並不發達,原來是原材料的問題。
京族三島也就能造一造大一點的漁船,並不適合遠洋航行,最多也就在外洋打漁,或者沿著下龍灣這些靠近岸線的地方去安南。
看來,在婆羅洲立足之後,造船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項,安保隊的船還是太少了。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