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潛入沙撈越
林樹仁依舊帶著人沿著海岸邊做貿易邊招徠人,主要是招徠各種有技術的技工,在前麵把一些熟悉的招徠之後,後麵也就不容易招了。
招來的技工入職之時,張大強設計了如同後世的保密協議讓他們簽訂,然後才能參與到工作中來。
雖然是在婆羅洲,但是華人普遍都重視家族,根都在中國,即使是在婆羅洲成家的,華人之間的約定都有約束力,因為人家可以拿著你的合約去你老家去找你。
就像林樹賢如果在婆羅洲背信棄義,這種情況傳到老家,他的兒子回到老家就很難娶親。
正因為這種約束力,華人之間以同鄉和血緣所建立的關係,在海外這種飄搖的地方,成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羈絆也是相互支撐的基礎。
“新南號”與林樹賢這些人並沒有這些羈絆,那就隻能采用保密協議這種文書來製約了。
基地的基建熱火朝天的推進,但是從海岸上是看不出來的,無論基地還是船廠都選址在隱蔽地帶。
如果從海上經過,看到美裡的情況依然是個小漁村,依然隻有幾個華人家庭在此地伐木。
陸戰隊員組織的強化訓練每天都在進行,叢林越野,木頭搬運,武裝泅渡,夜間突擊各種各樣的科目訓練,以及基本軍事和身體訓練項目。
黃二牛幾個人已經分彆潛入文萊國和沙撈越國以及蘭芳共和國,各以各的理由和背景潛入進去。
反正都是收集麵上的情報信息,危險性也不大,但是對於初來乍到的“新南號”來說,這些麵上的情況也十分重要。
這裡麵的重點是黃二牛負責的沙撈越國,他編造的背景是被海盜搶劫,在船上落水,與東家失散的苦力。
黃二牛上岸後自然也就在沙撈越國乾起了苦力,對於瑤人出身的他來說,這些苦都算不得多苦,隻是沒有在欽州、廉州過的滋潤。
經過幾年的培養,他也養成了安保隊令行禁止的作風,潛伏是任務不是挑肥揀瘦,他也相信日後必會有回報。
古晉城,沙撈越國的國都,其實也就是一個小城,因為布魯克最先征服的小城就是古晉,所以一直以此為大本營,當他決定建國的時候,也就在在古晉造了所謂的皇宮。
黃二牛並不需要了解沙撈越的機密,他隻需要了解兵力大概有多少,武器裝備如何,巡邏路線,城防力量等等。
這些隻需要眼睛和腦子就可以了,至於布魯克後宮有幾個女人,寶庫在哪裡,這些都不需要黃二牛去了解。
布魯克常設的軍隊並沒有多少人,也就400來人,有幾十人是白人,有一百多人是印度、非洲等地的人,還有一些土人。
火器基本都集中在白人和一些印度人的手中,城防有五門炮,還有一艘蒸汽機船停在沙撈越河碼頭,還有兩艘木質的小型軍艦和一些木船。
要打仗的時候,布魯克就會在沙撈越的部落裡臨時征召戰士,這也是婆羅洲的傳統,一旦國王宣示主權又被部落承認後,國王發動戰爭,部落就需要提供戰士。
沙撈越國境內的華人公司也必須在打仗的時候提供戰士,這也是在沙撈越國開墾的條件之一。
但華人很少會主動去參加沙撈越國的軍隊,出來下南洋的華人除了在自己投靠的以血緣和地域關係組成的公司裡會參加戰鬥外,很少為其他人打仗。畢竟,下南洋是來掙錢不是來送命的。
布魯克軍隊的火器基本都是燧發槍,和英國人軍隊的差不多,但對於婆羅洲文萊國以及土人部落的冷兵器來說,已經足夠先進。
古晉晚上都會關城門,禁止人員在夜裡進出,有專門的城防人員,也有巡邏人員,布魯克對古晉城的防衛還是比較認真的。
黃二牛會記住巡邏的人數、路線,還有城防人員的人數等等,這些都是可以肉眼可見的情報,隻要用心去觀察。
每次林樹仁的商船來到古晉附近,黃二牛都會去當苦力搬貨,或者就在碼頭上待著。
隨林樹仁船出來的安保隊員就會接近黃二牛,黃二牛就會把情報傳遞給安保隊員帶回去。
黃二牛不會寫字,隻認識簡單的數字,簡單的計數,情報靠口口相傳,沒有任何文字,所以很安全。
沙撈越國的國王詹姆斯·布魯克自幼在印度長大,深受東方文化的影響。
他的父親托馬斯·布魯克是東印度公司的一名文官,官至貝拿勒斯高等法院法官。
母親安娜·瑪麗亞·斯圖亞特來自蘇格蘭,與托馬斯·布魯克結婚後育有六個孩子,詹姆斯是其中之一。
1815年,他隨父母返回英國接受教育,但並未在學校找到真正的快樂。
1819年,長大成人的詹姆斯.布魯克被任命為孟加拉軍隊的少尉,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在隨後的幾年裡,他參與了多次戰鬥,並因勇敢和出色的表現而多次獲得晉升。
然而,詹姆斯.布魯克並不滿足於軍隊的生活,渴望尋求新的冒險與挑戰。
退役後,他用繼承的3萬英鎊遺產武裝了一艘炮艦“保皇黨人”號,前往亞洲遊曆冒險。他在1838年8月抵達位於加裡曼丹島西北的古晉港,港口當時屬於日益衰落的文萊帝國。
如果說“東印度公司”是由眾多資本通力合作搭建而成的“有限公司”平台的話,那麼布魯克和他的炮艦就純粹是一個“個體戶”了。
但是這種個體戶在英國對外殖民時代與那些殖民公司的地位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利益代表不一樣,所以,布魯克在母國英國的支援要小的多。
此時的婆羅洲砂拉越地區原屬於文萊王朝的統治之下,從十九世紀早期開始,沙撈越地區的馬來部族和達亞克人就開始激烈抵製文萊蘇丹的統治。
到了1839年由於總督馬庫陀的暴虐激起了當地人的大規模起義,已經讓這個地區實際上脫離了文萊控製。
執政的文萊蘇丹奧馬爾·阿裡·賽福鼎二世不得不派遣自己的叔父摩達.哈希姆來這裡的救火。
哈希姆和此時在島上活動的冒險家詹姆斯.布魯克結識並交好。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