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古晉周邊的情況,養活不了這麼一支軍隊,除非軍隊上岸駐紮,向縱深進軍,向更多的部落和華人公司宣布主權,收繳稅賦。
但有馬德爾一支軍隊藏在後麵,鬼知道他會和哪些人合作,來對付自己。
與其在這裡繼續耗下去,榨乾古晉,不如直搗黃龍,逼迫最有權勢的文萊國國王承認布魯克王朝。
於是,查爾斯為艦隊再次搜刮了給養,隨著史密斯.巴克北上,沿著婆羅洲西岸向文萊國進軍。巴克一走,他可不敢留在古晉,生怕馬德爾率領軍隊殺回來。
七艘船隻組成的艦隊沿著海岸向北方進發,美裡也在他們行經的路線之上。
美裡基地也早就做好準備,在英軍進入沙撈越後幾天,他們就收到了消息,於是對海岸進行了進一步清理,讓海岸邊的小村子顯得十分落後。
基地裡已經進入一級戰備,隻要英軍在此登陸,就給予英軍痛擊。
美裡基地的安保隊員已經有五百多人,加上技工等後勤人員,已經將近九百人,按照美裡基地武器的配備,張大強絲毫不怕這支英軍,但是,這時候還不是顯示實力的時候。
但是史密斯.巴克在還沒有經過美裡的時候就開始鬨心了。
那隻傳說中屠滅布魯克王朝的超級海盜團的兩艘海盜船出現在視野裡,就那麼遠遠的在海麵上,隨著艦隊前進的方向前進。
當史密斯.巴克準備列出隊形迎戰,兩艘海盜船便轉向離去。
等史密斯.巴克轉換成前進隊形,這兩艘海盜船便又從遠處出現,綴在艦隊的遠處,大炮的射程之外。
兩艘都是蒸汽機船,巴克可不敢追上去,一是並不知道對方的航速,二是自己艦隊隻有一艘蒸汽機船,主力還是三艘帆船的炮艦,帆船的速度肯定跟不上蒸汽機船的速度。
史密斯.巴克不由的破口大罵對方毫無紳士風度,海上難道不應該對戰嗎?可是,他也罵錯了,人家本來就是海盜。
海盜怕什麼,就怕彆人堵截住,尤其堵截在海盜窩裡,但這支超級海盜團目前還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們棲身的巢穴在哪裡。
並不是史密斯.巴克海戰不夠優秀,隻是從未遇到過,敢和大英帝國對壘的海盜船。以前隻要大英帝國軍艦出現的地方,海盜都是望風而逃。
有這樣兩艘海盜船綴在身後,經過美裡的時候,史密斯.巴克怎麼有心思上岸查看,那樣的小漁村,沿岸有許多,都是打魚的土著,或者是華人的小居住區。
等史密斯.巴克的艦隊經過美裡之後,劉永陸的海盜船便消失了,戲弄和牽製英軍艦隊的目的達到了,去臨時窩點休息一下,等著進入下一個階段。
文萊國上層知道,一旦收服沙撈越必然會與大英帝國對上,但是對奧馬爾·阿裡·賽福鼎二世來說,沙撈越在他手中失去,勢必要奪回來,才能保證他的名聲。
有了“新南號”的火器支持,這讓他感覺脊梁骨硬了起來,不妨試一試,真的要打不過英國人,再把沙撈越還給英國人也是最後的選項。
雖然“豐南號”八個人隻有田虎當過兵,而且是特種大隊的兵,打大仗其實也不內行。但至少後世人在電影電視的熏陶下,思維上還是要強過古代人。
第一是工事思維,古代人喜歡據城打守戰,但是在文萊國王都防衛戰的準備中,引入了防禦工事的概念,沙灘上挖起了一排排壕溝,還挖了蓄水池,如果失守一段壕溝就灌水不讓對方利用。
用木頭、竹子製造拒馬,沒有鐵絲就用細竹子削尖了,亂纏在上麵讓人無法翻越。這些東西對文萊國來說,不值錢,隻要有人力就行,所以滿海灘最後層層疊疊都是。唯一缺點就是不防火。
然後采摘很多帶刺的堅果還有製作的鐵三角,還有新南號運來的碎玻璃,打包備好,一旦英軍從哪個方向登陸,就用拋投器投向那塊沙灘。
瑤人的戰術也利用上,竹槍,削製了大量的竹槍配合火槍隊,在火槍隊換火藥的時候進行拋投。
火器時代沒有盔甲,竹槍對血肉之軀還是很有殺傷力,特彆是用弩床射出的竹槍,射程甚至比火槍還遠,準頭還厲害。
最關鍵的是,竹槍這玩意就地取材,便宜量大。
王都旁邊的文萊河,也仿造清朝,用鐵鏈鎖江,上遊小木船裝滿火油,一旦英軍要從河流突破,就點火放船。
同時,河流兩岸也修建工事,備好火油,采用箭矢點火射擊船隻。
火炮是最後的防線,設置在整個防線最後,重點不是和英軍軍艦對抗。無論是火炮射程還是文萊國炮兵目前的水平,都不如英軍。所以,重點是覆蓋沙灘淺海,打擊登陸的英軍。
在英軍從沙撈越出發時候,沙撈越的情報人員就已經送信到了文萊國,這時候,文萊國緊急動員,所有船隻都隱蔽到內河,或者遠遁到周邊海島。
英軍最強大的就是炮艦,船隻損失在炮艦下是毫無意義的,不如躲開。最多碼頭設施會被英軍損毀,這是可以接受的附帶損失。
工事防禦是早就開始建造,這時候隻需要布置就行了。壕溝的挖掘平時已經開始挖掘了大部分,隻是又拓展了一些。
得到情報後,防禦工事都已經部署好,軍隊也進入預定位置,文萊王都就像一隻豪豬一樣等著英軍艦隊的到來了。
“新南號”賣了幾副磨製的望遠鏡給了文萊國,文萊國的指揮員在火炮陣地上也可以清晰的看到海上的英國軍艦,這讓他們有了運籌帷幄的心理。
納閩島的工事也同步建設好,數百安保隊員絲毫不懼英軍的登陸,他們的火器裝備要強於英軍,隻不過要低調而已。
如果說整個反登陸戰的準備中,有薄弱一環的話,那就是假設英軍不從王都周邊包括文萊河登陸,換一個地方登陸整備後進軍王都。文萊國的防守不可能做到無縫轉移,在時間上有些緊急。
但是對英軍來說,換一個地方登陸也有弊病,人生地不熟,登陸後如何迅速找到正確的路徑,在短時間內達到軍事目的也難。尤其這種跨海作戰沒有後勤保障的情況下,英軍一般還是喜歡直麵軍事目標。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