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開展大戰的情況下,東印度公司不可能再分出3000名士兵對文萊國進行跨海戰爭,所以,暫時擱置了對文萊國的軍事行動。
隨著更為詳細的情報傳來,文萊國和“豐南號”都鬆了一口氣,又有一年的準備時間,抗擊英國人的把握就更大了。
田虎、劉永陸陸續從婆羅洲回到防城縣,一部分安保隊員也回到基地輪休,沈雲峰的心情也輕鬆了不少。
此時,沈雲彤抓住機會,攛掇李琳玫向沈雲峰提出要由幾個女人來經營洗護用品及女式服裝的事情。
果然如沈雲彤所料,沈雲峰很生氣,這與他在董事會上通過的規則相違背。
但也提醒了沈雲峰,當初的規則過於理想化了,還是忽視了人心對財富的渴望,雖然隻是從幾個女人身上表現出來,但未來還是很難控製。
但規則就是規則,既然製定出來,就得堅持,否則就會亂成一團,董事會的人如果都在搞自己的小算盤,那麼就會形成資金的流失。
如果認為洗護用品是自己開發出來,就歸自己個人所有。那麼老管的農業成果也歸他個人所有。沈鬆研製出的東西也歸他個人所有,“豐南號”就亂了套了。
沈雲峰當然知道是沈雲彤在背後出的餿主意,將沈雲彤叫來臭罵了一頓。
罵了一頓也解決不了問題的根源,女人為了自己的後代,是會竭儘全力為他創造最好的條件,這是人性使然。
而且,創造者如果和收入聯係不起來,也影響創造者的熱情。不過,這必須在規則上予以解決。
而不是從自己老婆和堂妹這裡開始一個不好的示範。
沈雲峰還是想了一個暫時的解決辦法,就是將這項生意交給李九章來做,比例分成依舊按照以往的分成。
按照沈雲峰原來的想法,自己和李琳玫有了孩子,和李九章的關係就不是從前那樣了,以後新產品的生意就不能再給李九章做了,要避嫌。
這次新產品依舊給李九章做,至於李琳玫能從李九章那裡能拿到多少分成,那是他們兄妹的事了。這樣就不影響原來董事會定的規則。
李九章那邊,沈雲峰也有了想法,商業網絡的構建還是要分散,否則樹大招風。僅僅一項卷煙,經營的好,就足夠李九章暴富了,人心要有止境。
所以,沈雲峰給李九章提的建議是補貼一些錢,將桅燈、纜繩這些船舶用品單獨分出來給周玉岫,重新開個商號經營。
這個讓李九章和周玉岫自己商量去,合夥的生意始終不如一個人的生意要方便。
周玉岫不是舉人出身,也不是監生,所以仕途上很難做到知州、知縣這些正印官。但清朝財政空虛,可以買官。
花錢買官就是捐納,這種做法是從康熙皇帝那時候開始的。
康熙帝為了填補國庫的空缺,就想出了這個辦法。雖然這是他平定三藩後,因為財政緊張而沒辦法的辦法,但這個做法後來被一直保留了下來。
乾隆年間,國庫銀子滿滿當當,但捐官這事兒還是時有發生。其實朝廷根本不缺這點錢,可乾隆偏偏覺得捐官是“科舉選不上的人的備選”,就是說,通過捐官能挑些彆樣的人才。
道光年間,戶部每年都會有很大一筆固定收入來自捐納,這樣一來,捐納變得非常流行,國庫也因此每年能收進好幾百萬兩銀子。
花錢買官當公務員也有不少規矩,像吏部、戶部、禮部這些重要部門不能進,也不能當管教育的官。在京城的話,官位最高也就到五品,去地方上最高也就四品,也很少能當正印官。畢竟是花錢得來的職位,朝廷心裡還是不踏實的。
所以,周玉岫也通過商業上的關係網買了個官位,從合浦縣的縣丞變身為欽州的州同。
然後,李九章就把原防城縣的地域劃給周玉岫管,這樣就徹底安定下來,穩固了大後方。
這種在官場上指哪打哪的騷操作,又花了好幾萬的白銀。
沈雲峰也以“豐南號”的名義補貼了周玉岫一萬兩白銀。
以前是沈雲峰扮演蠻夷,在李九章和周玉岫麵前唯唯諾諾,現在這幾年下來,李九章和周玉岫早就清楚,自己發財全靠沈雲峰,整個地位也基本平等了。
周玉岫和李九章相比,其實還更好相處一些,畢竟是武人出身。李九章身上還有一些文人和士紳的酸腐味道,好麵子,講禮節。
脫離李九章與沈雲峰單獨打交道,周玉岫覺得更爽利一些,而且他知道既然沈雲峰出的主意,也不會使他周玉岫吃虧,於是便答應了拆股的事情,自己重建爐灶,重新開了個商號叫“東興號”。
將基本盤穩固之後,沈雲峰下定主意,排除異議要去婆羅洲一次,看看婆羅洲的真實情況,開開眼界。
於是沈雲峰召集了董事會,把近期的一些重大事情在董事會上研究,一就是研究婦女用品的新產業交給李九章經營,二就是自己要去婆羅洲考察。
由於沈雲峰的堅持,大家隻能同意他去婆羅洲考察,但是一定要做好個人的安全保衛工作。
無論穿越前還是穿越後,都是沈雲峰第一次乘船跨海,心情十分激蕩,幾天來,他常常站在甲板上觀察著大海。
大海如此浩淼,無邊無際,這裡是南海,穿越前知道這裡屬於中國,但那隻是概念上的,現在身臨其境,才知道祖國的疆域是如何廣大。
後世這裡有三沙市,中國有了強大的艦隊,在這片海域行使著主權,而現在,清廷的船根本都無法到達這裡巡邏,話語權其實是屬於西方列強。
想到後世中國的強大,沈雲峰不禁有些壯懷激烈的感覺。現如今,“豐南號”也將壯大自己,不久的將來,也會在這片海域上發出屬於中國人的聲音。熱”,來開拓美裡基地的職工拿點海外補助真的應該。
無論參觀哪裡,沈雲峰都是點頭,開拓異域,篳路藍縷,很不容易,自己來也不一定比張大強和範有財他們做的更好。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