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s),又稱三洲府總督,是殖民地時期英國派駐海峽殖民地的英皇代表。早於1826年的時候,英國東印度公司將新加坡、檳城和馬六甲三個轄地合並成海峽殖民地,並置海峽殖民地總督一職。
也就是說是隸屬於印度領地之下的,地位稍低,巴德沃爾很希望成為與印度領地平行的殖民地總督。
但是這需要管轄範圍的擴大和經濟實力的提升,如果和文萊國能夠談判成功,那麼新加坡的經濟地位將有很大提升。
1848年,英國對中國貿易總額大約600萬兩白銀,30萬兩白銀的話相對於二十分之一的中國貿易額,對婆羅洲島上的這樣小國家來說,簡直不可思議,而且在新加坡交易,這30萬兩的貨物,要節約從新加坡到中國上海的海上運輸費用,也是為英國商人節約了大量的成本。
這件事情要促成,必須促成,巴德沃爾總督決定了。
為了促成這件事情,他叫秘書謄抄了這封信三份,一份送到孟買呈給自己的直係上司印度總督詹姆斯·布朗拉姆齊;一份呈送給了倫敦負責領地事務的殖民地管理辦公室;一份呈送給了外交大臣巴麥尊。並在後兩封信件裡附上了自己的意見。
同時,他還在來往的相熟悉的商人之間傳播這個信息,這些從中國回來,路過馬六甲海峽的商人會把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帶到孟買和倫敦。
當然,有的更為精明的商人已經去旅館拜訪文萊的特使蘇泊爾,想要早點知道文萊國需要什麼樣的貨物。
下次從英國過來就直接裝運這些貨,對他們來說,節約了馬六甲海峽到上海的航程那是多麼美妙,一船貨物至少多賺幾百英鎊。
與巴德沃爾想的不一樣,印度總督詹姆斯·布朗拉姆齊並沒有否定與文萊國的談判,發動對文萊的遠征是英國本土做出的決定,並不符合東印度公司的利益,而且是在前任總督手裡實施的,與他基本沒什麼關係。
而且事實告訴他,前幾次遠征一點好處都沒有,損失都巨大。如果還有一次規模巨大的遠征,即使成功,成本都收不回來。
而且一次規模巨大的遠征,皇家海軍那些驕傲的軍官肯定把勝利的榮耀攫取走,留給東印度公司的都是需要撫恤的傷兵。
劃不來,一點都劃不來,如果能有這樣的談判,讓東印度公司了結此事,詹姆斯·布朗拉姆齊覺得還是可以的,隻不過,他覺得印度籍士兵不歸還不行,尤其是那些印度操帆手,這些人培養起來不容易。
其餘的那些人,不要算了,要回來還要算工資。反正前麵都已經算過撫恤金了,再算回來,加上傷兵治療什麼的,支出肯定大於撫恤。
還有就是十萬兩的賠償太少了,東印度公司損失了那麼多船,這個必須提高。
於是,印度總督大人附屬了自己的意見,差人送往了倫敦。
文萊國談判的消息傳到了倫敦,引發了一番爭論。決策圈及接觸到決策圈的人分為兩派,一是要給文萊國一個教訓,再簽訂和約,另一種就是直接簽了算了,這種小國家花那麼大代價打了得不償失。
詭異的是英國皇家海軍象征性表示了一下反對議和之後就沒有聲息了。
各有各的小算盤,英國皇家海軍知道,自己拿出的軍事方案沒辦法在內閣通過,但是又不能不顧皇家海軍的顏麵,反對是要反對的,但是要皇家海軍拿一個閹割版的軍事方案去執行,那是萬萬不可。
財政大臣倒是激烈的讚成議和,因為每年5萬兩的管理費是直接入國庫的,管理費,太t喜歡這個說法了。
商人們則在後麵推波助瀾,希望能夠答應文萊國的議和。據一些商人打聽的消息,文萊人會買布料,還會售出香料和茶葉,這都是來回賺的貨物啊。
也有渴望戰爭,幻想大英帝國拿下文萊國,再拿下荷蘭人領地的戰爭狂人,也站出來嚷嚷幾句。
最後,還是外交大臣巴麥尊這個人一錘定音了,外交大臣又叫外相,對外商貿他也能管,第一次對中國的鴉片戰爭就是他力主發動的。
他有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打一場折本的戰爭毫無意義,但是要訛詐出文萊國更多的利益,讓他們知道敢對大英帝國軍隊還手的代價,並一直記住!
締結和約與對外商貿都是外交事務的一部分,加上巴麥尊在英國政壇上的強勢,談判的事情就定下來了。
一場曠日持久的談判開始在倫敦至新加坡還有文萊之間反複交流著,但是有了英國政府的態度,文萊國態度很好,從談判開始,就在新加坡設立了商務代辦處,幾家公司就開始進駐了。
商務代辦處每天都掛著牌子,需要購買什麼貨物,會出售什麼貨物。這幾家公司其實都是“新南號”和文萊國、蘭芳共和國合資的公司,還有各自獨資的公司,彼此之間還互相比價格,很是那麼回事情。
交易一開始,英國人猛然醒悟,在新加坡交易,還省了文萊國的關稅,新加坡還收到了文萊公司的稅,這比運到文萊國交易劃算多了。
獲得實際利益的英國商人更是熱衷於推動和約的簽訂。
談判的地點在新加坡,但是談判使者很多決定又需要請示背後真正能拍板的人,所以談判的曠日持久是肯定的,但因為商貿已經在開展,大家也不著急。
文萊國和防城縣都沒有紡織工業,婦女都動員到其他工業上去了,本來就需要大量進口布匹,而且洋布的價格要低於中國的手工織布。
無論麵粉、奶製品,這些也可以要,這些東西本地都沒有種植。買回去可以改善膳食結構,也可以製作壓縮餅乾這玩意作為戰備。
至於礦物、化學品這些東西,也都可以買,以前依靠路易斯買的東西,現在基本從新加坡的商人手裡收購就行了,反正路易斯那邊分流的商品已經隻集中在高價的卷煙、藥品等商品上,還有桅燈這個已經打上路易斯個人印記的商品,其他的這些大宗商品已經放棄了。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