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調兵粵西平叛_十萬大山:1840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十萬大山:1840 > 第347章 調兵粵西平叛

第347章 調兵粵西平叛(1 / 1)

廣西上報的軍情比廣東早一天,但兩邊都很含糊,隻能判斷是欽州境內瑤人叛亂,具體人數不詳,主事人也隻能大概猜測是所謂有“瑤王”之稱的瑤人沈雲峰。上思府、廉州府、高州府淪陷,雷州府目前消息不明。

瓊州的情況目前還沒有上報,因為無法通過雷州上報信息。

鹹豐震怒,在養心殿暖閣差點把書桌都掀了,自從他即位以來,就沒過幾天安生日子,一直在剿滅太平軍,太平軍邊剿邊做大。

洋人那邊還狗屁事情不斷,需要處置。

到處是要錢、要糧、要兵。哪裡還有錢,哪裡還有兵,自己怎麼就接了這麼一個爛攤子!

怒歸怒,還是要麵對現實,鹹豐讓軍機處詳細調查起因和具體情況。然後讓軍機處責令兵部拿出一個平叛的方案來。

想轉手把兩廣總督免了,但是一想自己才換的兩廣總督,硬生生的把這口怒氣給壓了下去。

但是立刻要軍機處草擬一道旨意,嚴厲斥責廣東督撫官員,尤其是兩廣總督葉名琛。

定郡王載銓此時已經半賦閒,被給事中袁甲三疏劾:“載銓營私舞弊,自謂‘操進退用人之權’。刑部尚書恒春、侍郎書元潛赴私邸,聽其指使。步軍統領衙門但準收呈,例不審辦;而載銓不識大體,任意顛倒,遇有盜案谘部,乃以武斷濟其規避。又廣收門生,外間傳聞有定門四配、十哲、七十二賢之稱。”舉所繪息肩圖朝官題詠有師生稱謂為證。

上諭曰:“諸王與在廷臣工不得往來,曆聖垂誡周詳。恒春、書元因審辦案件,趨府私謁,載銓並未拒絕。至拜認師生,例有明禁,而息肩圖題詠中,載齡、許誦恒均以門生自居,不知遠嫌。”

鹹豐罰載銓王俸二年,所領職並罷,所以賦閒在家。

此事,載銓早已預料,他與穆彰阿鬥了多年,隻不過是道光帝手中製衡的棋子罷了。鹹豐免了穆彰阿,自己的仕途也就到頭了。

朝朝都有新貴,現在代替他當宗人府宗令的是是怡親王載垣,最信任的權臣是肅順。

有了毓海這個親外孫能夠繼承自己的爵位,載銓已經知足了。但是萬萬沒想到,他擔心的事情來了,就是沈雲峰真的扛不過這次清查,反了朝廷。

一家三口雖然不說是惶惶終日吧,但是都是心事重重,外人還以為是載銓失了勢之後變的這樣。

毓海的身份,隻有自己家一家三口知道,這個死命也要保住秘密。至於麗人堂的生意,載銓約著十有八九保不住了,不但如此,載銓已經叫依蓮格格將這些年賺的銀兩一小部分親自藏起來,其餘的都留在麗人堂等著朝廷收繳。

此時,因為太平軍,已經構築江南、江北大營,兵力調集這個地方已經有7萬人,其中兩廣、兩湖以及附近的江西安徽福建的兵力都調集了。

再抽調兵力從哪裡來,兵部這個方案十分頭疼,曆時半個月,才拿出一個各方滿意的方案,從江西、湖南、福建各調集3000名綠營兵支援廣東,廣東籌集兵力8000人,由廣州將軍穆克德訥統領平叛。

雲南、貴州支援各支援廣西2000名綠營兵,廣西籌集兵力5000人,由前任廣西提督福興任副統領統禦廣西方向的平叛。福興提任廣州提督前為高州總兵,其熟悉廉州等地地形,故建議重新啟用。

五個省支援兩廣,也是割肉一般,圍剿太平軍已經調集了不少兵力,現在又支援兩廣,哪個心裡不要罵人。

大清的慣例,支援的兵力由原單位供應,也就是這些人的後勤也是各省負責。

兵部所以也是硬著頭皮拿出了這個方案,鹹豐閱後也是沒有更多的主意,軍機處於是就擬旨意下發。

聖旨雖然下發,這些省的兵力到達還有個漫長的過程,都是靠腳板走路,就像第一次鴉片戰爭從陝西調兵到浙江,足足走了八個月才報到。

所以,這些省的兵力到達兩廣,再整編,足足又過了兩個月。這徹底穿透了沈雲峰和田虎他們的底線,知道你慢,不知道你如此之慢。

這兩個半月,劉永陸帶領“秦嶺號”、“泰山號”和“恒山號”轉悠到海口營,將海口營的船隻打了稀巴爛,然後北上過了瓊州海峽,又把徐聞營重新轟炸了一次。

再到電白營與“昆侖號”它們彙合,在電白營進行了一次補給後,回航南洋,路上又將儋州營的船隻一頓轟炸,徹底瓦解了瓊州的海上力量。

高州、石城、化州整肅之後,一團湊出了近兩個營的力量,南下,先攻占了遂溪縣,然後攻進雷州府,最後正在水磨石一般將海邊的水師據點和炮台一個一個的消磨。

各個州府的文官在威逼利誘之下,紛紛向欽州學習,開始工作。也有個彆不配合的,自然全家下獄。再把他在任時候的經濟一查,誰都有見不得人的賬目,自然也就老實了。

不配合的官員也無彆的想法,想留個忠名,但是這樣一來,當貪官殺了,還留個屁忠名!

法不責眾,即使未來朝廷追究投敵之罪,也不是一州一府,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先把眼前糊弄下去再說吧。

那些小吏和差役倒是很歡喜,反正都是當差,多拿點錢是好事啊,他們倒是乾的歡喜的很。情報隊在他們和一些幫閒之間發展了不少外圍的情報員,有錢好辦事。

隻有幾個學政是死豬不怕開水燙,要保住氣節,沈雲峰也隨他們去了,反正他們乾的也是科舉的事情,那玩意暫時有也罷無也罷。

俘虜的50歲以上的綠營和巡檢司的兵,紛紛征求了一次個人意見,本地的,願意留下做個平頭百姓的,就放他們回家;不是本地的,願意在本地做工務農的,就安排在本地做工務農。

不願意留下的,一律和傷員一樣遣返到儒洞河東麵去。

在遣返之前,負責遣返的安保隊員善意提醒,想不參加後麵打仗的,可以把自己弄傷了再回去,並友情提供了木棍。

於是不少俘虜互相下手,將自己腿打骨折,拄著樹棍過了河。受傷了回去照樣領軍餉,打仗說不定就死了,啥也沒有。

儒洞河對麵,已經有廣東先期派來的軍隊紮營了,這些傷員扔在那裡,他們也不得不管,隻好把接回去進行醫治。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黑化病嬌男配你不要?那歸我了! 彼岸花開!鬼祖現!三界齊跪拜 星戰之源甲紀元 太空大陸 籃球終點站 九個哥哥團寵我 咦?我不是變態嗎?怎麼成團寵了? 幽魂騎士王的地下城工程 人皇鎮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