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就是戰爭,火炮依舊保持著節奏轟炸著,收割著生命。
清軍也有一些跑的快的,進入第一排陣地的距離,戰壕裡的安保隊員的步槍已經瞄準了他們,一個一個的收割。
炮聲就是戰爭啟動的音響,各個陣地已經無需田虎來通過喇叭係統來指揮了,都在觀察對岸清軍渡河的狀態開始等待打擊。
儒洞墟打響之後,穆克德納認為吸引了叛匪的主要火力,於是便下令八旗軍騎兵渡河。騎兵渡河比較的慢,但是穆克德納同時安排了1000人的步兵采取涉水過河的方式先渡河吸引火力。
白遠山靜靜地看著對方玩的伎倆,即使儒洞墟的炮聲再激烈,他也耐心的等待。
上遊的幾個渡河點也開始陸續渡河,但是因為涉水或者渡船,都比儒洞墟要慢,所以,也都在等著。
兵法上是渡河一半開始打擊,但是田虎製定的作戰方案是渡河完成絕大部分進行打擊,集約使用彈藥,有手榴彈作為近戰火力,並不怕清軍能形成衝鋒。
儒洞墟河岸已經被炮火轟炸一遍,清軍的前沿都已經快到第一線的戰壕了,但他們的人數很少,手榴彈就可以解決大部分,少數在短兵相接之前就被子彈擊中。
清軍對這種開花彈藥的傷害一無所知,以為可以以命換空間,但是沒想到是一炸一大片,一顆炮彈就可以傷害到幾十人。
更多的人是沿著河岸散開向兩邊奔跑,希望找到地方能躲一躲。
田虎拿起望遠鏡看著對岸,果然,橋那邊有督戰的,舉著火槍禁止清軍後撤。
殘酷的戰爭啊!田虎心裡想著,自己還是心不夠狠。
田虎走到一門火炮旁,將望遠鏡遞給負責瞄準的炮手,讓他觀察對岸的督戰隊,讓他對著督戰隊來一炮。
炮手看了看,點頭示意可以,估摸著距離,將炮口調高後,開了一炮。
田虎在望遠鏡裡看著,這個炮手可以啊,一炮就擊中了督戰隊的位置,那十幾個督戰隊的官兵死傷大半。
果然,督戰隊一倒下,清兵就有不少人回撤了,攔都攔不住了。
河岸上亂跑的,隻要不是腦子犯渾想進攻的,漸漸也開始回撤了。
田虎下令暫停炮火射擊,也讓火炮休息降溫,讓安保隊員開始點射那些還在犯渾進攻的清軍。
至於河岸邊那些回撤的,就任由他們回撤。
穆克德納看到這個情況,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對方的彈藥肯定不夠了,於是下令組織新的督戰隊,繼續押著清軍從橋上過河。
看著對方不死心,田虎命令三門火炮直接轟擊對岸,打在督戰隊和集結的隊伍中,一下就又把對方的集結打散了。
穆克德納這下有點猶豫了,對方好像彈藥還是很充足,他用望遠鏡看了看鯉魚嶺方向,八旗軍的騎兵已經過河大半了。
他最終還是下令儒洞墟方向衝鋒,要綠營士兵再次過河為八旗軍吸引炮火。
看著正在排除拒馬的清軍,要為八旗軍騎兵打通衝鋒的通道,白遠山笑了,還是給對岸的清軍留幾匹馬吧,下令,開炮。
八旗軍的軍馬都是受過特殊訓練的,對炮火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但是這不是實心彈,是會爆炸的開花彈。遠處的發射的炮聲和就在身邊爆炸那是不一樣的,火炮飛入騎兵的陣地,血肉橫飛,軍馬也亂跑起來,因為彈片會飛入軍馬的體內,不僅僅是爆炸的聲響,還有實質的傷害。
八旗軍雖然是王牌,但是他們也隻麵對過實心彈的戰場,那種可能會打中一兩個人的實心彈,震懾力大於實際傷害力,隻要隊形散開,命中率還是比較低的。
但是這種開花彈的彈片橫飛,一打就是一片,讓他們無所適從,死命控製著胯下的軍馬,讓陣型不要亂。
但是,炮彈依然連綿不絕的飛過來,軍馬都驚恐的暴躁起來。
騎兵這裡是重點,白遠山不吝惜炮彈,迫擊炮和火炮間隔著發射,將騎兵的隊伍炸的血肉橫飛,一匹一匹昂貴的軍馬倒下,或者漫無目的的飛奔。
這裡不是儒洞墟,隻要橋沒有炸毀,就能回撤,這裡就是沒有回頭路的絞肉機,隻能衝鋒。一部分八旗軍控製了軍馬,開始向陣地衝鋒,步兵也在兩側策應。
但是,一輪火箭彈迎麵射來,又倒下一輪軍馬,但是軍馬速度非常快,後麵的又跟了上來,最後一道防線上還有袢馬索,這裡步兵根本沒法靠近清理。於是又栽倒一批。
還有一些借著奔跑的慣性衝到了戰壕前,但是一輪手榴彈,成了最後的招待。
那些倒在戰壕前的戰馬,嘴裡吐著泡沫和血,還在呼吸。
倒地的騎兵有的爬起來,揮舞著刀衝了過來,他們的披甲能夠抵擋火藥槍的彈丸,他們此時隻有一個念頭,用血肉之軀拚殺為身後的戰友贏得一線發起衝鋒的機會。
但他們沒想到,安保隊的火槍不是清軍的火藥槍,銅製的彈頭非常容易鑽進他們的披甲,而且是一槍,跟著就是一軍刺上來,即使衝了過去,也是牢牢的被軍刺紮住。
說實在話,如果沒有足夠的彈藥,安保隊麵對八旗騎兵,是根本乾不過的。
但是清廷敗在英軍手中,是因為武器的原因,今天敗在安保隊手中,依然是武器的原因,非戰之罪,而是落後。
河灘上是漫野亂跑的騎兵和步兵,隻要稍微一集中,就會引來炮火,散落的依然會被點射。敢於衝鋒的騎兵越來越少了,有的甚至一扭馬頭,直接涉水過河。
白遠山命令減緩火炮射擊,對集中的采用火炮打擊。對那些意圖組隊衝鋒的使用火箭彈來清除。
讓部分安保隊員進行點射,個彆的殺傷,以節約炮彈和火箭彈。
儒洞墟也是一樣,硬生生的被炮火打了回去,連督戰隊也阻止不了,明明的去送死,誰也不願去了。
鯉魚嶺點位八旗軍騎兵的慘狀,穆克德納看在眼裡,知道已經無法衝鋒了,現在隻盼望能回來一些騎兵。
儒洞墟這邊再填人命也沒有任何意思了,於是傳令儒洞墟點位收兵,在自己這一方布防。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