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雲彤領銜的依然是藥物的研製,主要還是中成藥的藥物,西藥基本目前隻能圍繞抗生素培養做一些文章。還有碘伏這一類的玩意兒,總體上有進步沒突破。但是藥物銷售已經是“豐南號”利潤來源的一大塊。
國內對中成藥的接受程度還很小,但是歐洲、中東以及南洋,由於前期開拓市場開拓的比較好,銷量也是不錯的。這也是目前歐洲貿易中能和路易斯聯係起來的商品。
另外一樣還是路易斯在歐洲銷售就是卷煙,銷量也不錯,雖然歐洲也有了仿製品,但是口味被“豐南號”先征服了,仿製品的銷量比不上路易斯渠道銷售的銷量。
至於桅燈、煤油燈、煤爐這些利於仿製的商品已經進入價格戰的範圍,路易斯也基本放棄了這類商品。
但是價格戰對於“豐南號”來說,在歐洲打不過,但是在中國和南洋刨去運費和人工費,還是很有優勢的。這塊的生意,周玉岫已經轉給自己兒子去做了,現在就是靠跑量,沒有以前那驚人的利潤了。
老管領銜研發的就是種植業,種業是糧食和經濟作物的關鍵,必須每年都要保持研發,開發新的高產品種,防止原有種子的退化影響。
沈俊浩領銜的依然是電機研發和通訊,技術和材料上都有一些進步,電機已經初步成型,電池也有了,通訊上也有一些適用的,但都還在研究中,還沒到定型生產的時候。沈雲峰迫切希望電報機或者收音廣播能夠問世,這樣就能應用於軍事上了。
至於建築業,他們之中沒有誰特彆擅長,能教的都教了,現在已經靠建設部一批土專家自由發揮了,畢竟已經有一批在力學領域感興趣的畢業生浸淫了不少年,在實踐中成長為骨乾。
造船業也是類似,當他們幾個把手上一些資料吃透了,教給船廠那些大工後,在實踐中已經在應用,在應用中不斷提升和現在技術的融合。
十幾年的培育,研發隊伍已經達到千餘人,這些人同時是未來豐南大學的教師,也是工廠的工程師,實踐與教學相結合,工廠就是課堂。
可以說,這些人是豐南號最核心的財富,是沈雲峰的底氣所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嘛,這是後世普遍都知道的道理。
新的商品並沒有開發很多推向市場,目前市場購買力是有限的,窮,能買的起什麼呢?推廣牙刷牙膏,窮人還在為吃飽肚子煎熬,怎麼會買這個東西,也不會買衛生紙專門用來擦屁股。
所以,近期,“豐南號”隻推出了馬車,這種麵向王公貴族,官員士紳的產品,有了減震係統和杜仲橡膠輪胎,乘坐體驗感比原來的木頭輪子馬車那是好多了。而且還關係到麵子問題,馬車的銷量也在節節攀升。
所以,與其去開拓中國內部市場,不如先做好粵西的內循環,比如玻璃、衛生紙這些,欽州和防城縣的購買力都抵得上一個省的市場了。
現在的“豐南號”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除了安保隊,核心職工已經破萬,外圍職工和日結工已經達到七八萬人,每月的工資支出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當然,這些工資支出後不能沉澱下去,必須進行消費,進入再分配的循環,才能真正帶動整個粵西的市場經濟。
這樣帶動起來的市場經濟又圍著“豐南號”來運轉,通過市場的手來形成“豐南號”的利益共同體。
這樣的市場經濟,就不是“豐南號”包打天下,而是一根撬棍,撬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
這麼龐大的體量,對“豐南號”董事會來說是極大的考驗,也幸虧這麼些年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培養了一批乾部隊伍,能夠在各個方麵擔起重任。
所以即使在軍事行動後一躍進入大發展時期,管理能力上不算太脫節,同時,丟棄了政務管理這個包袱,使得“豐南號”節約了大量的管理人員。
而與粵西地區蓬勃發展相對比的是清廷的苦歪歪,鹹豐甚至融了乾隆時期傳下來的幾口金鐘,作為軍費。無錢無兵的局麵一時半會解決不了,而太平軍的頻頻出擊又不得不到處征調士兵送到前線去堵截。
而屋漏偏遭連夜雨,兩廣又出現了洪兵起義。
1854年鹹豐四年)夏,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三個廣東秘密會社應原為水賊的太平水軍將領羅大綱主張,在中國南方發動反清起義,欲攻占廣州城,以固太平天國南方門戶。
起義軍的主要參加者為行店工人、農民、下層知識分子、無業遊民和兵丁等。他們以“反清複明”為口號,發布討清檄文、文告,曆數清政府的腐敗統治,提出建立一個堯舜複出的“公平正直之世”。並推陳開為盟主,以“太平”為號,建元“嗣統”。
三個社團、包括40多縣達100萬的人士參加。因為他們響應洪秀全,所以自稱為洪兵、亦為洪門子弟。這三個社團的首領包括有佛山的陳開,紅船子弟李文茂及肇慶的梁培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854年8月,起義軍開始圍攻廣州城。兩廣總督葉名琛等坐困孤城,岌岌可危。英、美、法三國公然乾涉,以武器糧米接濟清軍。
12月7日,葉名琛照會英國駐華公使包令,請求英國出兵協同鎮壓起義軍。包令在香港同英軍艦隊司令以及美、法外交代表會商後,率兵船開進珠江。
由於受到中外勢力的聯合抵抗和自身的弱點,起義軍被擊敗,各大股於年底前撤廣州之圍,分頭轉移。未能轉移的各地小股於次年先後被鎮壓。何六、陳金釭等聯合粵北義軍進入湘南,克郴州等地。
1856年初敗於湘軍,何六犧牲。陳金釭又折回廣東,於次年秋克廣西懷集,自稱“南興王”,建號“大洪”,據有粵桂交界數州縣。
1863年同治二年)因部將鄭金叛變,被俘死難。陳顯良等轉移到清遠以北山區,1862年前後失敗。葛耀明、翟火姑等進入江西,會合太平軍,被稱為“粵東花旗”。
起義軍的主力在陳開和李文茂率領下,沿西江西上,於1855年夏進入廣西。9月27日克潯州府今桂平),建立政權,國號“大成”,年號“洪德”。並改潯州為“秀京”,以為都城,封王建製,開爐鑄錢。
陳開稱“鎮南王”,旋改稱“平潯王”,駐秀京。李文茂稱“平靖王”,駐柳州。還聯絡廣西各地原已起義的隊伍,授以官爵。
1858年初達於鼎盛時期,擁有廣西、廣東、貴州三省九府三十餘州縣,與粵桂交界的陳金釭大洪政權以及粵北山區的義軍轄地相接,跨嶺南兩廣四、五十個州縣。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