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天津條約_十萬大山:1840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00章 天津條約(1 / 1)

一天傍晚,兩名法國士兵正在領事館門口站崗,兩個人摟著步槍一邊吹牛一邊看著街上的中國人。

突然,一名法國士兵臉上一疼,他手一摸,臉上流出血來。他一邊捂著臉,一邊看著人群中,隻見人群中一個中國人朝他詭異一笑,手中的彈弓又朝他飛來一顆石子。

法國士兵趕緊躲開石子,暴跳如雷拔出腰刀朝著人群中的那人追去,那人調頭就跑進巷子裡。

法國士兵追了一小會兒,不敢追了,進入巷子裡,那可是太危險了,算了,就當做白吃虧了吧。

於是悻悻然的捂著臉回到領事館的門口,回到領事館門口一看,自己的同伴倒在地上已經口吐白沫了。

他大驚失色,趕緊跑進領事館裡呼喚同伴,等到領事館裡的兩名同伴出來,倒在地上的那名士兵已經沒有了呼吸了。

他們這才發現,那名士兵的武器全部不見了,看著路上的人,三人麵麵相覷,不知道朝哪裡追查。

他們三個都不會漢語,連問也問不到什麼消息。隻好派出兩人去軍營上報情況,一個人進了門裡麵守著。

此次事件發生之後,在領事館門前被殺了一名士兵還搶走了槍支,英法聯軍暴跳如雷,在全城開展了一次大搜查。但是除了查獲一些刀、矛。抓了一些民團的人之外,一無所獲。

衙役捕快雖然有門路打探,但是沒人有賞錢,誰才會為洋人辦事,這種事沒大價錢,劃不來。再說你乾了這個事,要是被人知道,等洋人走了,自己家裡還要不要命啊。

等到事件帶來的混亂平靜之後,趙五一這才夜裡安排人從秘密通道將兩支槍運送出去,一路送到了電白。

田虎拿到了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槍支彈藥之後,和沈鬆在一起研究試射了幾次,也大感意外,工業革命期間,這歐洲人的工業水平進展實在太快。

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步槍雖然都依然是前裝彈,射擊速度並沒有多少更新,但是已經采用了火帽擊發,而且用鉛製的彈丸可以使用膛線,能夠利用鉛彈軟的特性和槍膛結合緊密,這樣火藥燃發時候就非常密閉,射擊距離比他們以前的燧發槍大大提高。

幾年沒有交戰,英國人的火槍射擊距離已經快接近“豐南號”定型服役的後裝彈膛線槍了。

而且,這種鉛製造的子彈傷害不下於銅製的彈頭,因為比較軟,射入人體後會變形較大,比原來火藥槍的鐵彈丸傷害更大。

這次,廣州情報站算是立了大功,若是還用原來的經驗與英國人法國人開展陸戰,那鐵定傷亡會大許多。

無煙火藥還不夠穩定,現在還不能定型生產彈藥,雖然“豐南號”的槍支仍然保持射擊速度的優勢,射擊距離依然高於英法軍隊的槍支,但是流彈射中的幾率會變高,對射的時候距離要拉遠,射擊精度就會下降。

交戰之前,必須要想出好的對策,減少安保隊的傷亡。

田虎先緊急召開會議,將英法軍隊的武器展示給團一級乾部觀看,要求立即傳達下去,在沒有新的戰術要領下達之前,原先戰術要領中與敵方保持的距離要拉遠。

此時在天津,東閣大學士桂良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罵肅順全家,問候肅順的母親。雖然鹹豐沒說是肅順舉薦自己的,但是桂良知道,鹹豐啥事都先問肅順,肯定狗娘養的肅順乾的事。

與洋人談判是最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凡是出來談判的,目前沒一個好下場,桂良正在想方設法拖延談判的進程。

但是,這麼多軍艦和士兵在天津,每天都需要後勤供給,英法聯軍不能無休止的等下去。

6月22日,英法專使照會桂良,如果清廷對條約簽訂一事再遲疑不定、斤斤計較,就要進攻北京。

英法兩國提出的《天津條約》中的主要內容為以下幾點:

一是公使常駐北京,麵見皇帝時要用西方禮節。

二是增開牛莊(後改名營口)、登州(後改名煙台)等多個通商口岸。

三是洋人憑“執照”可以合法進入中國內地遊曆、傳教、通商等,“執照”頒發權由各國領事掌握。

四是修改海關稅則等。

五是向英法賠款。

六是相對各種舊條約,在片麵最惠國待遇等項上進行細化規定。

以現代人乃至當時的國際眼光來看,危害最大的應該為第四、第五、第六這三項,這對清廷的利益(經濟、商業、主權等)有著莫大的損害。

至於第二、第三項則基本比照上次鴉片戰爭後簽訂的條款,危害度不及第四、第五、第六項。

而第一項,無論是按當時的國際慣例還是現在的國際慣例來看,不互相建立使館,派駐公使,怎麼可能進行正常的外交往來呢?

在對外關係上,大清自認為是“天朝”,不承認有任何與其平起平坐的國家存在。互派使節,這根本就是在挑戰大清“天朝上國”的權威。

如果西方使節進京不用清廷那套跪來跪去的禮,在鹹豐帝看來不僅是對他個人的褻瀆,更是對大清“天朝上國”地位的質疑。

他祖上的嘉慶帝和乾隆帝麵對英使也有類似想法,所以才使數次接見英使之事,常因禮儀問題陷入僵局。

為了維持朝廷不至禮樂崩壞,鹹豐帝寧可割地也不願接見洋人。至於國家利益,根本就無法和封建帝王的自身利益相比。

朝野沸騰之後,桂良那邊的處境就更困難了。他如同風箱裡的老鼠一般——兩頭受氣:這邊鹹豐帝和朝野堅決不同意公使駐京,那邊洋人則叫嚷著不同意他們的條件就立刻開戰。

6月25日,英法專使向桂良提交了和約草案56款,並且強調:“非特彆情況無可商量,即一字也不準改。”

於是桂良擅自與英法專使簽訂了《中英天津條約》與《中法天津條約》,來了個先斬後奏,先打發掉洋人,回頭再給皇上大談不可開戰的理由。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假嫡女通陰陽,她乃全城第一名探 我在星際軍校暴揍渣渣後被團寵了 律道行者 仙朝鷹犬 同時穿越:繼承萬界遺產 大佬歸來,裴律師追妻從情人做起 湘西艋舺 鵲棲蘭因 真吵,朋友送我一隻珍珠鳥 欲吻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