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薩克是一群生活在東歐大草原烏克蘭、俄羅斯南部的遊牧社群,是俄羅斯和烏克蘭民族內部具有獨特曆史和文化的一個地方性集團。
在曆史上以驍勇善戰和精湛的騎術著稱,並且是支撐俄羅斯帝國於17世紀向東方和南方擴張的主要力量。屬歐羅巴人種東歐類型。使用俄羅斯語南部方言,屬印歐語係斯拉夫語族。
15世紀,哥薩克指在第聶伯地區形成的半獨立的韃靼族,亦指從波蘭、立陶宛和莫斯科等公國逃亡到第聶伯河和頓河地區的遊牧民,他們建立了自治的村社。
至十八世紀,俄國沙皇發現了這些人的勇猛無畏可以用於征戰,便通過發給俸祿、分封土地等手段收買哥薩克上層,以掌握哥薩克軍隊,驅使和誘騙他們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和進行侵略擴張充當馬前卒。
哥薩克軍團曾一度成為沙皇俄國向中亞、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進行侵略擴張的急先鋒,所到之處,燒殺搶掠,聲名不佳。為拉攏利用哥薩克,沙皇曾給予某些哥薩克上層軍事首領以某些特權,而大多數哥薩克則過著貧苦的生活。
當時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有哥薩克的血統,在黑龍江以北建立了20多個哥薩克村屯進行聯防,成立了1萬2千名的哥薩克騎兵,這就是他的主力。
隻不過穆拉維約夫的接任者科爾薩科夫沒有能力再從俄羅斯西部弄來更多人口,這兩年,規模增長有限。
穆拉維約夫1868年移居巴黎,直到1881年11月18日病逝。他死10年後,紀念他的銅像在哈巴羅夫斯克海蘭泡)市郊黑龍江邊立起,1929年一度被推倒,被列寧像替代。
1992年,他的遺骸從巴黎遷葬至海參崴市中心,1993年,哈巴羅夫斯克重新在原址立起穆拉維約夫的銅像,手持璦琿條約,注視著黑龍江以南。
2006年,穆拉維約夫銅像被俄羅斯中央銀行用作5000盧布紙幣的圖案。彼得大帝的頭像,隻印在了500盧布的紙幣上。
這隻是小說,但要提醒的是,無論到海蘭泡還是海參崴旅行,中國人不要見到雕像就去留影)
由於“豐南號”的出現,這段曆史就此截止。
左宗棠事先指揮將火炮在海蘭泡對岸準備好,然後部分火炮從上遊裝船,順流而下,一起轟擊海蘭泡的碼頭,出其不意將海蘭泡碼頭停泊的幾艘炮艇消滅的戰鬥力。
然後就組織新軍渡河,哥薩克騎兵雖然也有燧發槍,但是落後清廷新軍裝備的米涅步槍,更無法抵擋“豐南號”提供的火器。哥薩克勇猛無比的騎兵衝擊,在火箭筒和迫擊炮的麵前毫無抵抗力,加上米涅步槍的射程,舊式的騎兵衝擊已經成了送死的代名詞。
擊潰了哥薩克騎兵的主力,新軍迅速完成了渡河,剩下的哥薩克騎兵除了少部分逃到海蘭泡,大部分遠遁荒野。
左宗棠也不慌收拾他們,先開始收拾海蘭泡的俄軍,這些俄軍是正規軍,但大部分也是流放和發配來的。
有兵力上的足夠優勢,左宗棠就用火炮慢慢轟擊。5000士兵圍困著海蘭泡的俄軍不斷碾磨,剩下的開始一個個包圍哥薩克的村屯。
對於非軍事人員的哥薩克,左宗棠讓士兵進入之後開始搜查,將所有武器和糧食收繳,每天隻發口糧,禁止外出。
沒有村屯的支持,逃到荒野上的哥薩克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將哥薩克的村屯全部控製住了之後,左宗棠告訴哥薩克村屯的人,要求立刻派人勸那些哥薩克騎兵投降。凡是所屬村屯的哥薩克軍事人員投降,該村屯的人就能活命。三天之內,沒有投降的,滅屯。
左宗棠的性格就如後世記載的一樣:強硬、鐵血。攻下海蘭泡之後,俄羅斯的軍人和官員,他一個沒留,全部推到黑龍江江邊斬首,幾乎將黑龍江半邊染紅。
首級全部懸掛在海蘭泡四周,屍體全部扔進黑龍江喂魚。
見到清軍將領如此敢殺人,擔心家屬的性命,逃走的哥薩克騎兵紛紛回來,上繳戰馬和武器,等候發落。
多隆阿的中線是提前半個月出發的,最先抵達廟街的江對麵,等著北洋水師的到達。
黑龍江的入海口廟街自唐代便納入中國統治,之後先後隸屬於遼、金、元、明、清曆代王朝。唐朝時期,這裡就生活著自黑水靺鞨分化而來的五個部落,被稱為五國部。
唐開元年間,唐朝更在黑龍江中下遊一帶設立黑水都督府,建黑水軍,管轄包括興凱湖,北到鄂霍次克海、東到庫頁島的廣大東北地區。
明朝永樂年間,明朝內官亦失哈九次巡視奴兒乾都司,在廟街西南的奴兒乾城今特林)修建永寧寺,並立碑記載"自海西抵奴兒乾及海外苦夷庫頁島)諸民"皆受明朝管轄的史實,永寧寺碑至今仍是中國對黑龍江下遊地區行使主權的鐵證。
清朝延續曆代對東北邊疆的管轄,康熙年間設置寧古塔將軍後改吉林將軍),廟街所在的黑龍江下遊地區歸三姓副都統轄製。
這裡不僅是鄂倫春、費雅喀等少數民族的漁獵之地,更因地處黑龍江與東海交彙處,成為清朝東北邊疆重要的軍事據點和貿易樞紐。1820年成書的《吉林外紀》明確記載:"混同江黑龍江)海口,有奇集、闊吞、謨林、廟屯等處",其中廟屯即今日之廟街。
西伯利亞艦隊就駐紮在此,2艘從黑海來的戰列艦作為標誌,勉強稱為海上艦隊,其實大部分還是小型炮艇。
兩軍接觸之後,雖然清軍的艦艇數量和火炮數量明顯占了優勢,但是沙俄海軍很多都是服役多年的老油子,還有從黑海來的海軍都是參加過克裡米亞戰爭的老兵,所以戰鬥力也極強。
雙方交戰之後,讓李鴻章領教了什麼是真正的海軍。北洋水師打著打著也打出了血性,炮戰的同時,還打了接舷戰,用船上運載的陸軍火器進行射擊,取得了優勢。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