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南南方與安南國主力軍的對戰,安保隊是大開大合利用武器優勢全力進攻,西北方向則是穩紮穩打,收縮包圍圈,不急功近利,少犧牲安保隊員。
安南主力軍配備的武器主要還是以前“豐南號”賣給他們的武器,還有上次收複嘉定城繳獲的武器。也就是普通黑火藥鑄鐵帶膛線火炮和米涅步槍為主,這些武器與法國人對仗稍微能有抵抗力,對安保隊的半自動步槍、迫擊炮、火箭筒這些武器,那根本就是被壓著打。
6萬多的軍隊很快被3萬人的安保隊打散了,此時,劉永陸已經指揮南海艦隊向安南主力軍身後運送了近五千人的軍隊,先期接手對南方法國人殖民地的防線。
南下的安保隊打散了安南主力軍之後,分兵1萬5千人繼續南下,與海上運送來的5千安保隊彙合,築牢對南方法軍的防線。
法軍這時候還在莫名其妙,安南軍隊怎麼亂了起來,但是沒敢即刻進軍。法軍在這裡的軍隊總數也就1萬多人,還有1萬多人在柬埔寨境內。
等他們把軍隊調集差不多了,發現防線已經被“安保隊”接手了。這些法軍裡有些是從中國贖回來的,一看老對手,知道自己的武器不如對方,想報仇的少,畏懼的多。
南方防線鞏固之後,田虎開始把精力放到西北,要抓緊時間將阮福時抓了,早點把這個解決了,會少很多名義上的問題。
東北和北方方向基本都收服了,田虎將這邊大部分安保隊調往西北山區,加快對阮福時的壓縮。
十天之後,阮福時被包圍在一座山穀裡,無奈隻能投降。因為阮福時未能及時頭銜,未按舊例封王。清廷奪其安南國王稱號,任命為交趾侯,封地在浙江衢州境內,要求即刻遷居。
此時,對阮福時來說,封王與封侯都無所謂了,到了浙江,等於是軟禁起來了,清廷給一些土地,再封賞一些金錢,養起來了。這就是所謂的“滅國不絕其祀”的中國曆朝曆代的傳統。
阮福時投降之後,清廷用詔書形式通告安南全境。安南境內還在抵抗的勢力也漸漸放下武器投降,豐南號完成了對安南北境的占領。
李九章這個總督與孟一昳這個巡撫也算是名正言順,安南也算是正式更名為南部省並入中國。
李九章以南部省總督名義行文給法國交趾支那總督皮埃爾保羅·德·拉·格蘭迪埃爾,闡明南部地區是中國南部省的領土,要求法國人半個月內退出,否則將向法國殖民者開戰。
此時,南海艦隊和南洋艦隊已經將南部省所有海上港口已經包圍,隻不過沒有出動萬噸級的軍艦,此時法國在此的軍艦還不需要出動萬噸軍艦來對陣。
數萬裝備精良的軍隊在殖民地北邊列陣以待,海上被鋼鐵艦船包圍,皮埃爾連聯係本土的時間都沒有。
中法此時處於敵對狀態,英法聯軍第一次和第二次遠征中國都大敗而歸,雖然戰後有贖回俘虜的舉動,但從未進行過戰後談判,也就意味著雙方都默認還處在戰爭狀態。所以,皮埃爾毫不懷疑中國會發動軍事行動。
明顯打不過,那就不要硬撐,皮埃爾也等不了本土的指示,回複了公文,表示了抗議,但還是答應退出在中國南部省,將法國在安南南部的殖民地人員全部退入了柬埔寨。
海上安保隊也放開一條通道,讓法國人的幾艘戰列艦和十餘艘蒸汽機船離開在南部省的港口。
陸上安保隊和清廷的官員隊伍迅速南下,接收安南南方各地。安保隊如何布防,早就有方案和具體的建製安排,隻需要到位後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安南地界狹長,與多個國家接壤,邊境防衛任務很重,所以,沈雲峰一直沒吞並安南也就是這個原因。現在,“豐南號”的實力已經足夠壯大,要考慮到能源和礦產的自主安全,權衡之下,地緣政治需要加上資源,現在還是值得投入的。
按照計劃,在原安南境內,將駐紮五萬陸上安保隊,後期還要增加兵力。
然後,將嘉定城作為南洋艦隊的母港來建設。從這裡,無論是到婆羅洲還是馬六甲海峽都很近,南洋艦隊就名副其實了。
同化工作任重道遠,戶部雖然準備了一些移民,但是願意移民到這裡來的人畢竟很少,隻有靠時間來慢慢做這個工作。
皇室和公有土地均由官府掌控,一概不出售,留著給未來的移民分配。“豐南號”所屬的成員家中親屬移居粵西的,土地一律上交官府,到粵西重新分配。
對於“豐南號”來說,這些不是第一要務,民族融合的事情留給清廷派來的官員去推動。第一要務是軍隊的布防,第二要務就是打通礦產資源的通道。
安南的北部與粵西之間都是山區,“豐南號”目前尚無能力投資山區鐵路來運送礦產資源,比較經濟的方式是修建短途公路,再利用水運,從海防出海,運送到防城特種鋼鐵廠和湛江鋼鐵廠。尤其是運送到湛江,走海路更為經濟。
安南北方這裡的煤質量要好於粵北的煤質量,鐵礦質量也好於瓊州昌江縣的石碌鐵礦,這片礦產掌握在“豐南號”的絕對控製之下,以後無論國際形勢或者和清廷之間發生形勢變化,“豐南號”都有基本的煤和鐵兩大主要礦產資源供給。
中國悍然吞並安南,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很多國家都站出來譴責中國。
尤其是歐洲列強國家,認為吞並主權國家是極其惡劣的罪行,並以列強的殖民為例,說明歐洲國家在世界各地都是尊重國家主權,都是與當地正統王權有和約的,而不是吞並。
尤其是英國、法國、荷蘭、葡萄牙等國,通過領事或者商人向中國政府遞交了抗議書,包括日本也提交了抗議。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