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同誌,你這個生產車間,屬於超一流的標準了。”
不管是生產管理,還是生產方式,亦或者是生產工序等,完全符合國家重點生產項目生產車間的標準。
六代機上的材料出自如此高標準的生產車間,楊威非常放心。
之前聽說是民營企業突破碳纖維技術,他還有所不信。
後來多方證實,還提交了相關的測試數據,他才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
但同樣的……
出於對六代機項目的重視,他始終有些放心不下將生產任務全部交給這家民營企業。
所以。
聽到漁威再次突破t1200和t1400級彆碳纖維,他一方麵是過來一探究竟。
同時也想借此機會,親自看看用在六代機上的碳纖維到底生產環境是怎樣的。
事實證明,他完全多慮了!
人家能突破高尖端碳纖維,在生產條件這樣的問題上,壓根就不需要他們擔心。
李陽坦然承認道。
“不瞞楊總師,這個生產車間的標準,就是按照國家國防武器裝備生產車間的標準建造。”
“畢竟,這是要用在咱們國防利器上的材料,在生產上不容忽視,力求精益求精!”
“所以……我們將大部分的資金,都用在內部生產車間的設計、整頓與規劃上,這才導致外麵看起來有些不儘人意……”
這是實話,李陽沒有陰陽怪氣的意思。
碳纖維生產車間的建造,他確實花費了不小的精力與資金,為的就是將標準提高,生產出來的碳纖維沒有任何品質問題。
不然的話。
官方怪罪是小事,若是戰機因為材料的問題出現不可控情況,自己就是千古罪人。
楊威聞言,深有同感的點點頭。
後麵跟著走進來的劉凱聽到這話,臉色變得更加難看,心中不是滋味。
不得不說。
即便他有雞蛋裡挑骨頭的意圖,但漁威這個碳纖維生產車間的確是一流。
索性隻好作罷。
不過……
對於漁威真的突破t800、t1000級彆碳纖維,他仍然持有懷疑的態度。
按照他的猜測。
漁威能突破t700級彆碳纖維,已經是頂破天了。
他有意想要繼續發難,讓李陽帶著他們去見識一下t1000級彆碳纖維的生產車間。
但有了剛才的前車之鑒,再加上他明顯感覺到楊威總師對他的一絲不滿,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好在的是。
範小虎這時調侃道。
“李董,還是帶我們漲漲見識,去另外一個車間看看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