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研發團隊在動態供能上有一點小突破,各項程序完善後,打算今天測試一下。”
“李工正好可以幫我們看看,順便指點一下!”
李陽知道這是對方的客套話。
指點?
隻怕更多的是炫耀吧……
他笑了笑,跟著華育才走上前。
測試的研究人員看到華育才進來,又見到他身邊還跟著幾個人,頓時反應過來,這應該又是某個高校或者研究機構的參觀人員。
這樣的場麵,他們見過太多了!
自從西大光電研究所對外宣布他們在光動無人機上取得重大突破後,前來學習和參觀的人,一批接著一批。
甚至還有機構提出,想要加入他們團隊!
想來今天這幾位也應該如此。
隻是……
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學習機會,為何才派了兩三個人過來?
幾名研究人員沒有多想,在得到華育才的示意後,繼續執行測試工作。
一旁的華育才充當講解員,向李陽他們介紹。
“李工,這就是我們光電研究所搞出來的光動無人機。”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與完善,目前我們可以穩定實現一台供能模塊供給一架無人機,並可以在一公裡範圍內,無人機保持十米飛行高度下進行穩定動態供能!”
說到這個,華育才臉上湧上一抹難以掩飾的自豪。
細數全國,乃至全球。
在光動無人機上取得這樣成就的研究機構。
西大光電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李陽微微頷首。
走上前,仔細觀察著數據記錄圖表。
正如華育才說的那樣。
雖然現在無人機隻在五米左右的半空飛行,供能模塊與無人機的距離也僅僅隻有五米左右。
但從圖表上顯示的額定供能距離來看,確實還遠遠沒有達到閾值,完全還有上升的空間。
因為在這個距離的供能下。
無人機的充電速度飆升,不過幾分鐘的時間,電量就從百分之十六上升到百分之二十!
這樣的充電速度,已經是非常快了。
當然了……
相較於擁有快充技術的智能手機而言,這樣的充電速度,是非常龜速的。
但或許,幾年之後,光動無人機也擁有能夠完全媲美智能手機的充電速度。
李陽看了一下圖表,又觀察了一會兒研究人員的實機操作,很明顯的發現。
哪怕現在供電模塊與無人機的距離較短,但供電模塊中的捕捉係統仍然無法在很短的時間裡,做到瞬時捕捉、跟蹤無人機的位置。
這可不是好現象!
要知道。
現在的實機操作可是在實驗室中進行,這裡的環境相比於外界,是非常良好的。
空氣塵埃少、沒有遮擋物、無光照變化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