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航空發動機實驗室。
蔣立群穿著工作服,看著眼前的數十名研究人員,神情十分嚴肅的說道。
“既然李陽派你們過來協助我搞研究,我希望你們能夠儘心儘責。”
“能參與到這個項目,是你們的榮幸,更是你們不可多得的機會!”
李陽告訴他。
這些研究人員都是從全國各地挑選,有著多年的航空發動機研發經驗。
對於這些話。
蔣立群隻信一半。
畢竟。
李陽還隻是一個都還沒有入門的半吊子航空發動機研究人員,國家就是再重視他,也不會把經驗豐富的研究人員派到這個實驗室。
但這些都不重要!
因為這些年下來,他早已習慣了。
協助他的科研人員,更多的隻是給他打打下手,對他項目的研究,並不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科研人員們點點頭,心中卻有些疑惑。
來的時候,上級部門的領導告訴他們,這次過來是輔助李陽同誌,進行航空發動機方麵的研發。
為何現在變成輔助蔣立群了?
早上的時候李陽也告訴他們。
接下來他也會參與後續的研究。
但是人呢?
對於這位教授,他們有所耳聞。
脾氣不好,性格古怪,不太好相處。
最重要的。
蔣立群手上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成果。
不像李陽同誌……
年紀輕輕,就在多個領域取得令人拍案叫絕的創新產品。
當得知李陽有意往航空發動機上研究,且打算派他們過去協助時。
他們這些研究人員,心情都十分的激動。
甭管李陽是否在航空發動機上有所成就,跟著這樣一位取得不錯成就的少年天才,注定不是太大的選擇錯誤。
他們可是從自己的上級領導口中得知。
國家對於李陽非常重視,給他建立了一座獨立的實驗大樓,還配備了高檔實驗器材。
現在看來。
領導果然沒有騙人。
唯一與領導說的有些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主角’出現了偏差。
有科研人員問道。
“蔣教授,李工呢?他不是這次項目的總設計師嗎?為何沒有出現?”
“對啊!來的時候領導和我們說了,這次是協助李工進行航空發動機的研究,怎麼沒有看見李工啊?”
“蔣教授,李工不在,我們沒有具體的項目計劃書,也無法正常開展研究啊?”
“……”
他們等了一會兒,絲毫沒有看見李陽的身影。
反而注意到。
眼前的蔣立群臉色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