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國華一邊帶著李陽一行人在天河三號機房中參觀,一邊向他們介紹天河三號的一些性能和成績。
李陽認真聆聽,絲毫沒有不耐煩。
同時。
他也像個好奇寶寶一樣,四處查看天河三號超算的機房。
其實機房裡麵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景色,無非就是數之不儘,一眼望不到頭,陳列整齊的機櫃。
隻不過李陽屬實是沒有在線下見過實體裝置,所以才如此好奇,恨不得每個類型的機櫃都好好觀察研究一番。
很快,在譚國華不厭其煩的解說下,李陽一行人把大半個天河三號機房給逛了一個遍。
李陽滿足了好奇心,沒再要求繼續參觀。
譚國華一直在給他們介紹,嘴巴都要說乾了,再繼續下去,李陽也覺得不太好意思。
李陽轉而問道。
“譚院長,天河三號正式啟用以來,可有承擔過一些大型的應用?”
天河三號確實很強大,通過剛才譚國華的介紹,已經印證了這一點。
但是……
李陽要事先考慮到的一點兒是,可控核聚變需要的運算能力,隨著後續的研發進程,要求會越來越高,數據會越來越龐大,也會變得更加複雜多變。
他得提前對天河三號的實際應用能力,有個初步的認識。
如果天河三號性能足夠支撐,那他就不用再考慮其他,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可控核聚變的實踐研發中。
反之,他可能需要借用國家的力量,組建一支新的超算團隊,在係統中兌換性能更加前沿尖端的超算係統,來承擔可控核聚變的持續研發。
譚國華對於這些信息,信手拈來,隻是思考了幾秒鐘,便詳細向李陽介紹。
“天河三號投入使用後,已經承擔了諸多國內外項目。”
“比如為咱龍國的大飛機c919,提供了幾乎全規格多種工況的數值風洞測試。可視化完成了機翼顫振、機身疲勞等複雜力學仿真。”
“在天河三號超算的幫助下,將c919大飛機氣動彈性分析時間縮短了整整兩個多月!”
“國外方麵,我們利用天河三號強大的數據傳輸能力,與牛根大學進行癌症相關數據共享,完成了近五千例癌症基因組的聯合分析,推動了腫瘤、癌症等疾病精準治療的國際標準製定……”
“而不管是c919的數據分析,還是基因組數據的傳輸與跨境分析,這些項目的數據都是十分龐大和繁瑣。”
“很幸運,天河三號完美完成了這些任務,給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譚國華明白李陽為何突然問這個問題。
他剛才也簡單看了一下李陽的可控核聚變計劃書,和部分數據方案。
平心而論。
這些年他也看了不少國家單位和企業的方案。
目前來看,在這麼多的方案中,李陽的方案中規中矩,沒有特彆之處。
當然了。
換做其他任何一個人來,前期可控核聚變的方案,都不會有什麼創新的地方。
因為實現可控核聚變的方法十分單一,想要玩出花樣,是要在等離子體約束、能量提取與係統集成、等離子體加熱和電流驅動積極極端環境下的材料等這些方麵,做出創新並實現實際應用。
隻可惜剛才時間太倉促,他沒有來得及看後麵方案的內容。
對於這位在民間享譽盛名,又深受國家青睞肯定的年輕人,譚國華對他的方案,還是十分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