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線列步兵戰術_掌握天幕,行走萬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3章 線列步兵戰術(1 / 2)

“不止是大唐,曆朝曆代都是如此,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

李麗質點了點頭:“主要是甲胄在平時的生活上沒用,不過這和華夏沒有密集的線列步兵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這就是成本和需求問題。”

張彥拿出小天幕調出了歐洲史:“和華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同,歐洲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的情況。”

“這個你說過,歐洲碎成一地。”

“清朝的火器普及率也不用我說了吧。”

李麗質點頭:“不用,清朝火器普及率挺高的。”

“清朝也有標準的火槍戰術,九進十連環。”

“八旗官兵槍炮按旗排為三隊,第一隊以漢軍火器營鳥槍步軍居中,炮位排列左右,滿洲軍火器營鳥槍騎兵列於炮位兩頭,第二隊以前鋒兵居中,八旗護軍續列兩頭,第三隊排列八旗護軍,兩翼則設立應援兵。”

張彥在耐心解釋清朝的九進十連環。

“大陣先整體前進,每前進十七米便槍炮齊射一輪,如此重複九次,第十次時火炮連續發射,鳥槍兵進行原地輪射,保持火力不間斷。在第七次齊射時,火器營的火炮會停止射擊,轉為馬匹馱載隨行。”

“第十次的連環射擊在鳴金三聲之後停止,緊接著陣線會分出缺口。步兵從缺口出陣,近戰肉搏。”

“之後火槍兵再次進行射擊,第一排打完後第二排再打,以此類推,就這樣把敵人打垮,騎兵出擊進行收割。”

“這和線列步兵沒什麼區彆呀?為什麼網絡上說沒有?”李麗質不理解了。

“人家說的是密集的線列步兵戰術,清朝的步兵戰術實際上和明朝三段擊有異曲同工之處,也是當時的主流火器使用方法。”

“並不存在某個獨有的火器戰術,其他地方也差不多,無非就是把清朝刀盾兵換成了西方的方陣長矛兵。”

“不過九進十連環也有可能是表演陣法,說不清楚,不過這也說明了,這個時期的清朝和西方差不太多。”

李麗質眉頭一皺:“那什麼時候有差距的呢?或者說密集的線列步兵戰術什麼時候出現的?”

“當然是燧發槍的出現。”張彥對火繩槍和燧發槍有了解。

“在後世,人們很自然的認為燧發槍就是比火繩槍強,但實際上,燧發槍和火繩槍的區彆就在於一個用燧石擊發,一個用火繩。”

“槍本身不會增加射程和威力,影響威力的是火藥和彈丸。”

“早期的槍是滑膛槍,精度不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密集射擊,但是火繩槍要命的地方就是火繩。”

“火藥點火就著,如果距離太近,開槍時飛舞的火繩可能會點燃其他人的火藥。”

“那清朝為什麼不換成燧發槍?”李麗質更不理解了。

“環境因素和成本問題,首先說說兩種槍的缺點,那就是怕水,其實隻要使用火藥的槍都怕水。”

“隻不過後世工藝的進步,讓火藥沒那麼容易碰到水,雨天會熄滅火繩,同樣的,燧石也打不著火,甚至燧發槍的擊發率比火繩槍低,因為火繩槍是明火。”

“燧發槍唯一的優勢就是方便一些,不需要注意火繩,隻需要裝彈,瞄準,射擊。”

“火繩槍改燧發槍其實不是難事,但中原王朝兵多,如果都改,會是一筆很大的開銷,而且清朝周邊沒有什麼強大的敵人,和沙俄的那一戰,清軍出兵三千,沙俄一千。”

“這種程度的戰鬥,對於中原王朝來說不算什麼。”


最新小说: 世界明星之王 規則怪談:我的妹妹不對勁 無限 考公後,我靠美食係統殺瘋 重生97,平平淡淡才是真 朱門辭:瑾王爺的仵作妃 神詭世界,我有特殊悟性 我在星際戰場撿天賦 山村野醫 火影:是,宇智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