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吳三桂一開始確實想要投降李自成的,但是在半路上突然就不乾了。】
【據說是因為李自成打了吳三桂的父親】
【但是吳三桂家人被李自成迫害的事本身就有爭議。】
【初,三桂奉詔入援,至山海關,京師陷,猶豫不進。自成劫其父襄,作書招之,三桂欲降。至灤州,聞愛姬陳沅被劉宗敏掠去,憤甚,疾歸山海,襲破賊將。】
【這是明史中關於吳三桂投降的清軍的解釋。】
【但眾所周知,清朝甚至把黑明朝當成國策,甚至這也是掀起文字獄的原因之一。】
【所以明史可信度存疑。】
【《國榷》一書中也有記載,吳三桂訛聞父襄遇害,即日自玉田還山海關。】
【而《謏聞續筆》記載:聞其父大將軍襄為所係,索餉銀二十萬,乃驚曰:此誘我,剪所忌耳,乃率兵還。】
考驗文化功底,彆查字典與百度,嘗試打出‘謏’字。)
【所以也可以說吳三桂父親是被勒索了還是被殺了,當時的吳三桂也不知道。】
【至於李自成有沒有整過吳家,並沒有明確的記錄,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吳三桂在聽說父親出事後,李自成的人也剛好送來了其父親筆寫給他的信,讓他投降李自成。】
【如果是一個正常的兒子,聽說父親出事了,那肯定是要確定一下再下決心,尤其是在李自成送來其父親筆信的情況下。】
【但問題就在於吳三桂都沒有考慮,扭頭就走。】
此時,曆朝曆代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傻眼了,哪怕你做做樣子也好啊,扭頭就走是什麼鬼?
【事實也證明了,李自成並沒有殺吳三桂的父親,李自成進攻吳三桂時還帶上了他的父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也從側麵說明,隻要吳三桂投降,他的父親和他都可以既往不咎。】
【但是吳三桂聯合清軍,很英勇的擊敗了李自成,李自成回到北京後,才把吳三桂的父親殺掉泄憤。】
【至於吳三桂小妾陳圓圓的事,完全是出自民間小說。】
【在曆史中,陳圓圓和吳三桂的聯係並不多,陳圓圓和吳三桂的第一次見麵是崇禎十六年。】
【《國榷》的記載中,二人是在田府認識的,之後的吳三桂一直在山海關待著,所以吳三桂與陳圓圓的交情也僅限於此。】
【試問僅有一麵之緣,感情會有多深呢?】
【一開始想投降李自成,完全是因為吳三桂認為關寧鐵騎打不過李自成,而且明朝已經沒了,關寧鐵騎的軍餉都成了問題。】
雖然關寧鐵騎也缺過軍餉,但是並不像其他部隊那麼嚴重,而且關寧鐵騎的收入不止是軍餉。)
【但吳三桂隨後發現,他如果聯合清軍,也可以拿下李自成,而且憑借人脈,爵位會更高。】
【在《平寇誌》據說有吳三桂給父親的回信:父既不能為忠臣,兒亦安能為孝子乎?兒與父訣,請自今日。父不早圖,賊雖置父鼎俎之旁以誘三桂不顧也。】
【總而言之,吳三桂降清,並不是為了家人,隻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而已。】
【最終,吳三桂成功了,獲得了平西王的爵位,但是吳三桂的爵位隻不過是清朝在統一天下時需要吳三桂的力量,所以做出的一種妥協。】
【當清朝坐穩天下後,平西王就不需要再存在了。】
喜歡掌握天幕,行走萬朝請大家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