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萬曆時空開啟
朱媺娖愣了一下:“哦,把那個忘了。”
“張彥!張彥!你看,明朝出兵了。”李麗質抱著小天幕過來了。
“那我們也要湊湊熱鬨啊。”張彥也興奮了。
朱媺娖也很上心:“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就說。”
【明實亡於萬曆。】
很明顯,朱元璋更在意這道天幕:“張公子,咱已經閒下來了。”
【明朝的滅亡主要還是看嘉靖和萬曆二人,明朝共計二百七十六年,嘉靖萬曆二人共計在位九十三年。】
【非常符合那句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
【二人在位期間,共計五十餘年不上朝。】
李世民愣住了:“不是,兩個常年不上朝的?朕還以為就一個呢。”
劉徹輕咳一聲:“估計朱元璋又要鍛煉身體了。”
不出意外,朱元璋再找鞭子,這不把那兩個蠢貨打出屎來,他就不姓朱。
【但是這兩人有一個底線,那就是最終決策權始終不放手。】
【就算不上朝,也可以通過內閣掌握整個明朝。】
【萬曆時期,明朝的內閣製度為內閣票擬製度。】
【無論明朝各地,發生的事情會通過奏章送到內閣,內閣通過投票商量解決方法,之後把決議給皇帝批閱。】
【在這期間,明朝很多皇帝並不會直接批閱奏章,而是留在司禮監,之後秉筆太監朱批閱後交給掌印太監審核,審核沒有任何問題後再給皇帝。】
【最終由皇帝決策,蓋上大印下發執行。】
朱元璋此時黑著一張臉:“你就這麼圖省事?”
馬皇後安慰朱元璋:“先彆急,等我們了解之後在下結論。”
【在這個環節中,皇帝的工作其實非常少,這種模式保證了皇帝在罷工的情況下也可以運行。】
【也正是因為內閣票擬製度,讓一部分權力慢慢過渡到內閣手中。】
【但是這個製度的前提就是內部和外部不能有太大的變動。】
【但這種製度太僵化,缺少隨機應變性,一但天下有變,還這樣的話,一定會出問題。】
【就比如大規模戰爭,沒有皇帝的命令,內閣就不能做出相應的軍力部署。】
【就像萬曆時期,內閣想請示皇帝,但萬曆皇帝基本屬於已讀不回的狀態。】
【在萬曆時期,各衙門中缺人,但萬曆皇帝依舊不批,甚至有一個縣的知縣讓臨縣兼職的情況。】
“?&”洪武時空,含媽量極高的話從朱元璋嘴裡說出。
馬皇後這次不勸了,這個子孫就是欠收拾。
【這種情況貫穿了萬曆朝整個中後期,吏部經常上奏章,請求補充官員,但萬曆皇帝始終不回複,大臣仿佛在和一個不存在的皇帝上奏。】
【僅僅在萬曆三十年,兩京中的尚書侍郎這種級彆的大官就缺少十餘人,其他地方的各類官員就不用說了。】
朱元璋已經絕望了,這個大窟窿,是準備掏空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