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質杵著下巴:“對,利益真的可以蒙蔽人心。”
見識更廣了,也就能看的更透徹。
這時,贏陰嫚湊了過來:“張君,能不能介紹一下大秦。”
張彥點頭:“沒問題。”
【華夏統於秦,那秦是始於何地?】
“哦,介紹朕的大秦了嗎?雖然朕知道,但是朕依舊想看看。”
【秦朝,也可以說秦國的出身並不顯赫,相對於其他春秋戰國的霸主諸侯國,秦國就有點慘了。】
【晉國出自周朝的宗室。】
重耳有些破防:“仙人,我們是唐國。”
【齊國出自薑太公。】
【就算是被人鄙夷的楚國,也是春秋時期第一個稱王,問鼎中原的諸侯國。】
“仙人!我們是明國!”楚國國君不服氣了,楚這個國號,哪有明這個國號更有牌麵啊。
【但是秦國的先祖僅僅是給周天子養馬的。】
【但就是這名不起眼的養馬人,他的後代卻在幾百年後,一統華夏,為華夏開啟了新的篇章。】
天幕中出現了秦國最開始的地圖。
【秦邑,秦國的開始,在這個遠離中原的地區建立了。】
【秦國祖上是商朝的重臣,但隨著武王滅商,秦國的祖先站錯了隊伍,失去了中原的封地。】
【至此,秦國先祖被貶到西部邊疆,在渭水旁給周王室養馬。】
【之後,因為養馬有功,周孝王把一小塊土地分封給了秦國的先祖。】
三千年前的黃土高原可不是印象中的黃土高原。)
【但秦邑所在的地方土地狹小,而且周圍還有蠻夷西戎虎視眈眈,所以生存環境不算太好。】
【這也導致秦國沾染了西戎的習俗,並且有時也和西戎有通婚,所以中原諸侯國把秦國歸類為西戎。】
【雖然秦邑沒有中原富饒,但秦國人依舊很珍惜。】
【而且因為秦國處在邊疆,四周都是戎狄,這也讓秦國有了擴張的理由,作為周朝的諸侯國,秦國征討西戎,根本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遵守禮儀。】
【再加上西戎生產力低下,組織鬆散,這也加快了秦國擴張和增加人口的速度。】
【數代國君親自帶兵征討西戎,甚至還有戰死沙場的國君。】
【同時為了分割打擊西戎,秦國把國都遷到了西犬丘。】
【近百年的發展,秦國已經成了西部邊陲最強大的勢力。】
【但是這不足以讓秦國問鼎中原。】
【但很快,秦國的機會來了,這個機會就是西周出現了繼承問題,西戎攻破鎬京,周天子被殺。】
【因為西戎威脅和鎬京的殘破,這裡已經不適合當國都了。】
【而此時的秦襄公因為護送周平王有功,被封為伯爵,至此,秦國在禮法上,已經和其他諸侯國平起平坐了。】
【不止如此,秦國最大的收獲就是周平王賞賜的岐山一代的土地。】
【雖然此地已經被西戎控製了,但這也讓秦國有理由東進。】
【而這片土地便是赫赫有名的關中平原,日後很長時間,也有得關中者得天下的說法,就算是在後世,關中平原也是華夏一個非常重要的地區。】
此時,西周和西周之前的朝代沸騰了,大一統啊,彆管他們能不能像後世那樣大一統,但這終歸是個念想。
重耳懵了:“得關中者得天下?怎麼會這樣?”
【隨著關中平原為秦國打開大門,秦國開始東征,西戎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差。】
【經過百年的努力,在秦穆公時期,關中儘歸秦國。】
【此時的中原諸侯國終於開始重視秦國。】
【而秦穆公也積極參與中原事務,終於,世人認可了秦國是中原諸侯的一員,甚至得到了孔子的讚賞。】
【雖然中原諸侯國依舊像看暴發戶一樣看秦國,但也接納了秦國。】
【但是此時關中,還不是後世印象中沃野千裡的關中。】
【之後便是秦國對關中的開發。】
【關中是一片盆地,被高山包圍,有函穀關,武關,大散關等重要天險關隘,關中平原中,有渭河,洛河,涇河多條河流。】
【雖然看起來很適合農業,但關中有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土地鹽堿化。】
【雖然高山擋住了兵災,但海洋的季風也進不來降水偏少,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夏天。】
【不止如此,關中也缺少小河,積水無法分散,再加上黃河影響,關中的土地鹽堿化很嚴重。】
【為了解決土地鹽堿化的問題,秦國沒少費心思,其中最重要的工程便是鄭國渠。】
此時的秦國國君眼前一亮:“好東西啊。”
【秦王嬴政上台後,秦國國力已經到達了巔峰,可以隨時東出,鯨吞中原。】
【為了限製秦國,消耗秦國的國力,韓國派出了一名叫鄭國的工匠,幫助秦國修水渠。】
帝製時代之前的君主一頭問號,不理解這是什麼操作。
【水渠開工一段時間後,秦國知道了韓國的心思,本來想殺鄭國,但鄭國告訴秦王,這條水渠隻能給韓國續命,但卻可以讓秦國受益無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於是,秦國開始支持鄭國,這條鄭國渠修建完成。】
【這條鄭國渠也改善了關中鹽堿化的問題。】
【從此,關中變成了沃野千裡的天選之地。】
【雖然秦國獨霸關中,但是關中相對於黃河下遊的平原,依舊狹小。】
【但秦國還有另一處天選之地。】
【那是在商鞅變法後的秦國,秦國的運氣來了。】
【南方的四川盆地發生了內鬥,四川的巴國邀請秦國一起攻打古蜀國,但秦國卻直接占領了整個四川盆地。】
【但中原各國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但在戰國後期,李冰建造的都江堰,讓這片在中原諸侯國眼中的不毛之地又成了天府之國。】
【至此,擁有關中和四川的秦國,徹底擁有了一統華夏的基本。】
【秦國因為這兩片盆地,糧食產量飆升。】
【長平之戰時,趙國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糧草不足。】
【同時,秦國還可以順江南下,威脅楚國,並且拿下了秦國的核心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