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空間中,李麗質撓了撓頭:“天生麗質難自棄,我可不可以改名啊。”
“不可以。”朱媺娖第一個反對:“你要是改名了,就會少很多樂趣。”
李麗質想捶人:“還天可汗呢,這不妥妥起名廢嘛。”
隨後,李麗質不服氣了:“夫君啊,你給漢朝那麼大的牌麵,可彆忘了大唐啊。”
“對對對,也不能忘了大明。”
張彥苦笑:“行吧,按照曆史的發展來。”
“沒問題,我要盯著你。”李麗質上心了,按照發展,這一次,就是大唐。
【唐朝在後世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此時的唐朝皇帝們坐直了身子,他們也想知道。
李世民同樣目不轉睛的看著天幕,他也想知道。
【僅僅一句話,如果把唐朝在七世紀的勢力換算成後世華夏在後世的勢力,華夏早就發動統一世界是戰爭了。】
【唐朝在七世紀世界的地位,遠遠超過了後世華夏在世界上的地位。】
這幾乎是對唐朝最大的肯定了。
“姐夫,這話朕愛聽。”
自天幕出現後,隻要說王朝能比肩後世,那就是對王朝最大的誇獎了。
但是現在,天幕直說,唐朝在七世紀世界上的勢力遠超後世,這就不單單是誇獎的問題了。
【在後世華夏,隻要聊起古裝劇,基本都是還珠格格,康熙王朝,沒辦法,清朝距離後世更近。】
【但在奧運之後,從民間到朝廷,越來越認可表演唐朝的古裝劇,唐朝在影視劇的出場率越來越高,已經取代了清宮劇。】
【在描寫唐朝的影視作品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盛世。】
【《妖貓傳》從倭寇的角度看到了唐朝的如夢如幻,《長安三萬裡》從詩人的口中讚唐朝繁花似錦。】
【其他作品的高潮部分也要以長安為核心。】
【在此之前,其他的古裝劇很少描寫盛世,就算是距離更近的清朝,也很難讓後世人把自己代入劇情。】
【但唐朝是個例外。】
【唐朝熱的出現並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最根本原因就是後世華夏已經徹底走出了自清朝之後的不自信時代。】
【自北京奧運會後,很多華夏人第一次感覺華夏的文化強的離譜,再加上實力的提升,認同感再度加強。】
【所以後世華夏人再次觀看影視劇時,很容易代入其中。】
【隨著一個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人們就會不自覺的通過文化傳統的認同,增強自己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那麼華夏古代哪個王朝最強盛,最包容,最自信,最容易和後世產生共情呢?】
【很明顯,就是唐朝。】
【盛唐的強盛,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後世的華夏。】
【但後世的華夏在世界上的威信還不足以比肩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