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師丹就提出了所有問題都來自於土地兼並,所以必須限製貴族手中的土地數量。”
“所有的貴族家裡的土地不許超過三十畝。”
“超過的數量必須上交,之後再分配。”
李麗質撓了撓頭:“這個計劃挺好的,就是有一點,就是不被認同。”
“沒錯,這個計劃還沒推行就流產了。”
“所以這些儒家官員就把目光放在皇帝身上,就是皇帝不夠英明,所以不支持他們。”
“既然不夠英明。那就換一個。”
“就這樣,以孔光為首的儒家大臣開始支持王莽。”
“而且王莽的個人品格很不錯,雖然出身外戚,但生活簡樸,符合了儒家對君子的所有定義。”
“他們認為,一個君子當皇帝那就是一位好皇帝。”
“就這樣,儒家支持王莽,而且身為外戚,王莽也得到了外戚的支持。”
“有了這兩股力量的支持,王莽迅速掌握了國家大權,並且在漢哀帝去世後,逐漸成了西漢的實際統治者。”
“後來就很簡單了,王莽篡漢了。”
“王莽取代漢朝後,很快就推行了改革,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限製土地數量。”
朱媺娖看向張彥:“這項政策失敗了,不然也不會有人東漢。”
“沒錯,不過孔光沒有機會看到了,甚至沒看到王莽登基。”
“王莽確實按照以前的方案推行改革了,把土地收歸國有,之後統一分配。”
“結果在王莽推行後不久,全國各地的地主都開始反對他,有的地方甚至造反了。”
“見到反對的聲音那麼大,幾年後就下令暫停改革,同時為了緩解矛盾,又主動開啟了對匈奴的戰爭,用對外戰爭轉移國內矛盾。”
“但結果就是矛盾沒轉移,反倒讓國內百姓受到了更大的壓迫,”
“幾十萬大軍在北方給百姓造成了更大的壓力,隨後農民起義大規模爆發,之後王莽的新朝就沒了。”
“之所以古代政權沒辦法和平交接的原因很簡單,改朝換代這件事就不是換一個人當皇帝。”
“改朝換代的本質就是國家的土地兼並到一定程度後,需要用一場戰爭把原有的土地所有權打破並且重新分配。”
“皇位可以順利交接,但地主手中的土地不行,這就需要從肉體上消滅這些地主,說白了就是新貴族取代舊貴族的一種方式。”
“所以改朝換代注定是一場血雨腥風的戰爭。”
“最諷刺的是,因為孔光支持王莽,漢世祖就剝奪了孔光的一切封賞,但幾年後漢世祖發現,他需要孔家的支持,所以就把孔光兄長的曾孫封為了褒成侯,曆史的輪回又開始了。”
二女仔細回味了一下,覺得非常有道理。
每次改朝換代的模式基本都大差不差。
“這也是後世推行土地國有化的原因?”
“對。”張彥揉了揉李麗質的頭:“而且到了後世,土地的產出已經被商業稅和工業擠壓了,這也是後世不需要交農業稅的原因。”
“實際上隨著生產力的增長,農業稅已經可有可無了,甚至到了需要扶持的地步。”
喜歡掌握天幕,行走萬朝請大家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