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癟的二女很快就回來了。
朱媺娖開始碎碎念了:“父皇真是的,還不讓我靠近。”
“沒辦法,誰讓我們名聲在外呢。”
李麗質現在是看開了,反正在曆朝曆代眼中,他就是一個漏風小棉襖,無所謂了。
閒來無事的朱媺娖又看小說了:“麗質,你又打鐵了。”
“起開,看點彆的。”李麗質不想看那些穿唐小說,有些尷尬:“看點彆的。”
“有什麼可以看的?”
李麗質把手機遞給朱媺娖:“給,皇帝換時空的。”
“哦,我看過,但有一個人去哪都不行。”
李麗質不解:“誰啊?”
“司馬衷啊,還能是誰。”
張彥來了興趣:“這可不一定,司馬衷還真有合適的,比如漢朝和明朝。”
朱媺娖一臉懵:“啥?不可能!”
“怎麼不可能,司馬衷隻是笨,又不是壞。”
“就算人家說了那句何不食肉糜,看起來很笨,但人家真不是不管百姓死活,人家也有不少賑災的記載。”
“你可以說是其他大臣實施的,但你看看史書,司馬衷流亡時身邊沒什麼人了,隻有一個叫嵇紹大臣保護他,後來嵇紹戰死了,血濺到了司馬衷的衣服上。”
“內侍想洗一下,但司馬衷拒絕了,說這是忠臣的血,不能洗。”
“曹操劉備說這樣的話,可以說他們虛偽,收買人心,但從司馬衷嘴裡說出來就不一樣了。”
二女明白,司馬衷不聰明,能說出這話,那一定是真心的。
“下麵就說去的朝代,剛開國的時候就彆想了,那個時候需要有能力的,就像宋太宗,你再怎麼嘲笑他,但也不能否認他治國的手腕,二代皇帝撐下去才是太宗,撐不下去的叫二世而亡。”
“戰亂時期更彆提,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所以要選,就要選鼎盛時期。”
“這樣的話能選的就不多了,最起碼是超過百年的王朝。”
“先看不行的,唐朝,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就不提了,也是戰亂頻發,他去就是死,至於安史之亂之前,嗯,讓司馬衷鬥李建成,天可汗,武則天還有太平公主,我覺得大可不必。”
“下麵是宋朝,那個時候是並立,所以宋朝皇帝必須要有一些能力,不能說連朝堂都沒辦法平衡,最起碼要有調節朝堂的能力。”
“就像王安石和司馬光互撕,皇帝沒能力就沒辦法調解這兩位大神的矛盾。”
“元朝的皇位繼承亂,都是親戚互砍,司馬衷不行。”
“清朝那種製度下,司馬衷繼位的機會等於零。”
“排除不可能,那就隻剩下可能了。”
“就說兩漢,隻要彆碰到王莽就行。”
“你看看霍光,就算廢了劉賀,也沒下殺手,還有那個梁冀,彆罵他就行。”
“哪怕到了東漢末年,你讓曹操殺一個漢獻帝試試?他根本就不敢。”
“漢朝時期皇帝還有一層神聖的外衣,再加上外戚士族的互相製衡,當個傀儡,安安穩穩過一生還是沒問題的?東漢幼兒園,不需要我多說。”
朱媺娖看了看張彥:“那為啥說我大明也合適?”
“明朝有一個時期適合司馬衷,那就是隆慶時期,自己躲在紫禁城玩唄,隨便玩,彆和隆慶一樣亂吃藥就行。”
朱媺娖無語:“彆說這個。”
“或者說明朝適合司馬衷的時期不如漢朝多,但絕對是最適合司馬衷的朝代。”
“明朝有內閣,皇帝不管事,國家也能運轉。”
“皇帝不添亂,內閣就把事全乾了,甚至以司馬衷那種善良的性格,甚至還有機會衝擊一下明君。”
。。。。。。
朱由檢破防了:“張彥!你什麼意思?”
閨女漏風他沒破防,但張彥的話是真讓朱由檢繃不住了。
“沒,我隻是實事求是。”
朱由檢瞪了張彥一眼:“說的挺好,下次彆說了。”
朱媺娖也不想觸黴頭,三個人就去了一旁。
“夫君,宣宗為什麼要廢了胡皇後呢?”
張彥來了興趣:“哦,胡皇後啊,她在曆史上也是少數有名字記載的皇後,就叫胡善祥。”
“至於為什麼廢後,說白了就是從小被管的嚴,比較叛逆。”
李麗質想了想:“哦,他確實被管的挺嚴的。”
“沒錯,明仁宗不受明成祖待見,說他長的太胖,明成祖其實喜歡的是二兒子。”
“但自從明宣宗出生,情況就變了,因為明成祖夢到明太祖把祭祀禮器給了他。”
“這也讓明宣宗從小就受到了明成祖的喜愛。”
“在永樂二年,明成祖就徹底確定了明仁宗的太子之位,到了永樂九年,又冊封了皇太孫。”
“明宣宗成皇太孫的那一年,他才十三歲,也就是這一年,他碰到了孫氏。”
“這個孫氏是永城縣的主簿,和明仁宗的張皇後是同鄉,人家兩家本來就認識,這也導致孫氏就被送到了張皇後身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孫氏長的漂亮,明宣宗看望張皇後時難免會碰到孫氏,這也就看對眼了。”
“永樂十五年,明宣宗也十九歲了,該是娶妻的時候了。”
“自徐皇後去世後,皇宮的事基本都是還是太子妃的張氏負責,所以選妃的事也就落到了張氏頭上。”
“張氏就挑中了兩個人,一個是身邊的孫氏,一個是胡善祥。”
“這胡善祥是濟南人,同樣很漂亮,但胡善祥沒有孫氏的那股妖媚感,反而看起來很大氣。”
“在張氏眼中,胡善祥就是兒媳婦的最佳人選,所以張氏就告訴了明成祖。”
“恰巧這個時候,有人告訴明成祖天象有問題,說象征皇後的星去了山東。”
“所以胡善祥順理成章的成了太孫妃。”
李麗質想了想:“朱瞻基應該不願意吧。”
“沒錯,但他也不敢反駁明成祖,所以成婚後的明宣宗就算再喜歡孫氏,那也要忍著。”